〈管理教育叢談〉申請大學看評比 認證指標有學問

周逸衡 2022/11/08 15:36 點閱 2728 次

又到了申請大學甄試入學的時候,不僅各大學的評比、排名成為媒體的熱門話題,各校也都設法以各種認證評鑑的成績,作為宣傳自己教育品質的佐證。事實上每一種評比、認證都有他自己所設定的指標架構,而所選擇的架構幾乎就決定了評比的結果。

評比排名可信度很低

除非有專家到學校現場去訪視觀察,否則採用質化指標的「可信度」(realibility)是很低的;因此幾乎所有媒體所發表的綜合性評比,都主要依賴可以量化、而且已經公開了的資料作指標;而這就大大限制了指標可選擇的範圍,也因而其結果的可適用性也就大受限制了。

簡單來說,大部分簡化式的綜合評比排名,頂多只能呈現學校的規模、校務經費的寬裕度、教師群在研究上的活躍度、教師與學生成員的多元性、以及學校與產業界互動的密切程度而已。既不能代表這個學校的每個系都很好,也不能代表培育出來的人才品質佳,更不能代表「大學部」的教育品質值得肯定。

要參考教育認證

真正對教育品質有參考價值的應該是教育認證(accreditation),有公信力的認證一定都會派適格的專家群到學校訪視察驗,將書面資料現場驗證過後才會授予不同年限的證書;由所授證書的等級與年限,即可得知各校各系之教育品質。

但各種認證通過門檻的寬嚴程度差異很大,參考教育認證時,應該要先了解特定認證的性質與標準,才能夠知道那個認證所代表的意義。

AACSB易通過

以商管教育在台灣最普遍的兩個認證AACSB及ACCSB為例(前者曾有28個學校通過,後者曾有19個學校通過):AACSB是老牌的美國「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所推出,屬於「認可」的性質,以學院為認證對象;取得證書者代表學院有追求品質改進的決心,但不代表其所屬系所已經達到一定的教育品質。

單舉最具有可比較性的MBA(企管碩士學位)教育內容為例,在台灣通過的28所學校中,有要求至少要修過九門以上的管理課才能畢業的,也有連一門管理必修課都不要求就能畢業的;其品質差異性之大,可以推知。

ACCSB更專業、嚴格

至於ACCSB(Accreditation of Chinese 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則是由管科會華文商管教育認證組織所推出的認證,屬於「品質保證」式,通過認證的學校院、系,不只表明有追求教育品質提升的決心,更代表已經專業單位認定在師資、課程、教育資源及教學成效上符合了一定的商管教育專業水準。

由於絕大部分的人不了解這些評比、認證的門道(不只是一般民眾,恐怕連教育界人士也是如此);在政府放棄了對大學系所教育品質監管的工作以後,六年來在筆者所熟知的台灣大學商管教育界,申請通過採認可制的AACSB之學校數成長了一倍;而同一時間,採品質保證制的ACCSB 則參與的學校減少了一半;個中緣由,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