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增警政加班費上限 血汗警員才領得到

羽毛 2023/01/09 13:46

日前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宣布,2023年起,外勤警消人員每人每月超勤加班費上限提高至1萬9千元,看起來是個恩惠警政的福利,但實際上猶如用釣竿掛在眼前的紅蘿蔔,基層員警看的到卻吃不到。 ##每月加班11...

王建煊/婚姻的條件說《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23》

王建煊 2023/01/09 13:29

男追女,女嫌男抽菸又喝酒,於是男的將菸酒戒掉了。女的又說男的經常服裝不整,一副邋遢樣,所以男的開始穿著整潔,頭髮總是梳得漂漂亮亮的。女的再說男的只有大學畢業,沒有碩士學位,男的就努力考研究所,兩年後終獲碩...

《蕭旭岑談音樂》萬水千山:悼念顧嘉煇

蕭旭岑 2023/01/09 13:29

2023一開年,香港一代音樂宗師、著名作曲家顧嘉煇在加拿大逝世,享壽92歲。顧嘉煇是港英末期香港流行音樂的祭酒,他寫的港劇主題曲旋律,沉浸包覆了我整個青春期,如今他耆壽仙逝,我以我年少時最赤誠珍貴的記憶憑...

王建煊/拜個年,釋前嫌《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96》

王建煊 2023/01/09 13:29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最不容易的事。常常許多的不愉快,甚或痛苦與失敗,都與人際關係不佳有關。夫妻之間常會冷戰,幾天甚或幾個月不講話,其實說穿了,也沒甚麼大不了的事,但礙於面子,就是不肯先開口,一味盼望對方先來...

《唯美隨筆》我的忘年知音華嚴阿姨

胡為美 2023/01/08 13:17

葉文可電郵來一捲華嚴悦音的音檔, 裡面有她母親華嚴女士為自己的第三本著作《七色橋》,第14本著作《花落花開》,第16本著作《燕雙飛》錄製的歌曲,我打開Google Drive, 一個人躲在書房裡靜靜地欣賞...

〈社論〉其實政府不懂人民的心

醒報編輯部 2023/01/08 13:16

政府一再宣稱台灣經濟成長率佳,加強經濟靭性計劃,推動太空國家隊,但是瑞士外交部官網最近示警:台灣駕駛具攻擊性,行人連走在斑馬線上都會被撞死。則CNN説,台灣猶如行人地獄。 再加上每3.65天發生一次...

《教育停看聽》哈佛大學打破了玻璃天花板

張瑞雄 2023/01/08 10:26

英文有一個名詞叫「glass ceiling」(玻璃天花板),意指在機關或團體中對某些群體(如女性、少數族群)晉升到高階職位或決策階層的潛在限制或障礙,它像玻璃一樣,看起來透明好像不存在,但卻是真的會讓你...

《農經人語》別信「糧食自給率」這個老舊指標!

徐世勳 / 台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農經系前所長 2023/01/08 10:26

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像我們這麼的重視「糧食自給率」,而且盲目崇拜,幾至形塑成「糧食安全等同糧食自給率」的迷思。 其實「糧食自給率」只是眾多「糧食安全」指標的一種,隨著經濟的發展,「糧食自給率」這個老舊指...

王建煊/保持距離才是美《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22》

王建煊 2023/01/05 19:14

有天去拜見一位董事長,董事長會客室掛了一幅仕女圖,是用絲編織的,十分漂亮。圖中有一位淑女,背對鏡頭,短髮,露長背,坐在凳子上,左手端著雞尾酒杯,右手扶著凳沿,與身旁的人談話,嫵媚動人。 ##遠看很動...

〈醒小說〉尋找出路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23/01/05 19:11

她愈來愈受不了她的丈夫,戀愛時的甜蜜不斷隨時光折損中。 雖然問題還沒嚴重到走入絕境,可是,她又怕自己未能及時阻止情況惡化,會落得婚姻淡如水的下場,最後分崩離析。 為了尋找挽救愛情的法子,她參加了研讀經...

〈社論〉政治與黑道、金權如膠似漆?

醒報編輯部 2023/01/05 19:10

台灣的民主真正的危機,在於民選的政府或是民代,到底是代表普遍民意,還是變相成為黑道與金權的禁臠?從台灣近來一連串的社會事件,實在讓人難以感到樂觀。 民進黨在大敗之後,寄望的就是副總統賴清德可以順利接...

〈土地的故事〉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應商榷

韓乾 2023/01/05 15:20

土地使用分區(zoning)是一種美國的土地使用規劃與管制制度。土地使用分區是把一個社區或城市的土地,劃分成較小的地區,分別規定那個地區的土地,可以許可使用的方式和建築物的強度、密度與量體。 這些管...

王建煊/你的算術及格嗎?《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21》

王建煊 2023/01/05 10:01

主人養了一隻猴子,早上給板栗四粒,晚上給三粒,猴子不高興,吱吱喳喳的吵鬧。主人改成早上給三粒,晚上給四粒,猴子大為歡喜,不再吵鬧。 ##算術不及格 說牠是笨猴子,果然不如人,其實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地球氣候〉各地寒潮與全球暖化息息相關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3/01/05 10:01

去年11月以來,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受極區冷氣團南下影響,歐洲、北美、東亞等地出現強寒潮天氣,情景類似2022年夏天的遍地高溫。在剛入冬的11~12月,寒潮如此頻發,並且伴隨大面積暴風雪、龍捲風等災害天氣,實...

〈財金視窗〉六年超徵1.2兆 錢花在刀口上嗎?

黃耀輝 2023/01/05 10:01

去年稅收超出預算數(超徵)4500億元以上,朝野民代和民間紛紛要求政府「還稅於民」。但蔡總統在年底最後一天的國安會議中,指出中央超徵數僅3800億元,將以1千億元撥補勞、健保及台電財務缺口。再以1千億元投...

〈管理教育叢談〉實務報告更佳 但MBA還要寫論文?

周逸衡 2023/01/04 17:27

過去在這個專欄裡,我們提過MBA是種專業教育,並不適合用撰寫論文來檢核學習成效;也提到過民國108年8月教育部已依據修正的「學位授予法」,訂定了「專業實務報告代替碩士論文」的認定準則;次年應各校要求,管科...

〈有鳳來影〉燒腦度減輕《想見你》集體催眠影迷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3/01/04 17:27

台劇《想見你》被譽為2019最燒腦神劇,在金鐘獎獲得最佳戲劇節目、編劇、節目創新、女主角四大獎項。最近原班人馬推出電影版,爲了讓電視劇迷重溫舊夢,燒腦程度大幅減輕。 原本電視中青春、純愛、懸疑、犯罪...

〈政經微言〉台灣外交政策是「引戰」還是「避戰」?

何策 2023/01/04 14:44

蔡英文總統宣布,台灣94年次義務役將延長役期為一年。並強調「備戰才能避戰」,兩岸情勢緊張,對此,賴清德副總統喊出「和平保台」,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台灣不是強國的棋子」。可見大家都質疑,當前國家外交及兩岸政策...

〈社論〉普發現金之外 更要重視經濟成長

醒報編輯部 2023/01/04 14:05

在外界強大的壓力下,行政院長蘇貞昌和總統蔡英文3日先後表示,2022年超徵的稅收,將在提撥部份資金「因應不時之需」後,餘款以現金(每人6000元)發放給民眾。 ##稅制必須檢討 蘇貞昌認為還稅於民...

《醫者心》來不及說再見

施壽全 / 醫師 2023/01/04 12:56

@施壽全(前馬偕紀念醫院院長) 醫師漸漸變成「資深」了,應該也是「自然而然」的發展,但其實也可算真的在「不知不覺」間,跟著病人一覽表上的老病號,自己隨著就「高壽」了起來。 ##老病人不再回來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