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許多的強烈地震一樣,2月6日凌晨4時17分發生在土耳其和敘利亞的世紀大震既令人震驚,但卻完全可以預期。土耳其處於3個地質板塊的交界處,正好位於東安納托利亞(East Anatolian)及北安納托利亞(North Anatolian)兩大斷層帶之間,大約42%的國土處於活躍的地震帶上,地質結構相當不穩,自古就是地震好發之地。
土敘大地震的背景
這次地震的根源就是阿拉伯板塊向北擠壓歐亞板塊,促使中間的安納托利亞板塊以每年約2公分的速度向西移動。因板塊移動而不斷累積的應力,終於突破了東安納托利亞斷層的承受極限,在土耳其南部與敘利亞接壤的加濟安泰普省,引發了強烈的雙地震。
第一個地震規模高達7.8,是標準的左移走向斷層所致;9小時之後,在距離90公里處的北方,又發生第二個規模7.5的地震,這是相當罕見的情況;目前學界對第二次強震是否為第一次的餘震還有不同看法,尚待進一步的分析。
這兩起都是小於20公里深度的淺源地震,總計釋放的能量相當於650顆廣島型的核彈,極具破壞性,近斷層的強烈地表振動達到麥卡利(MMI)震度9級(相當於臺灣的6強等級),周邊區域的震度也達到麥卡利震度7級以上,造成土、敘兩國嚴重的災損,是本世紀最嚴重的地震災害之一。
長期安定輕忽防備
根據全球歷史地震資料庫,本次地震序列的地震帶,在西元553年、1114年、1513年都有重大地震事件的紀錄,在19世紀亦發生多次規模7以上的地震事件。
自1900年以來,除了1998年在鄰近的安達納(Adana)省發生規模6.2的強震外,都沒有明顯地震事件發生,顯示東安納托利亞斷層一直處於閉鎖、累積應力的狀態。因此,長期的寧靜蟄伏,帶來平安的假象,降低了人們的戒心,疏忽了地震的防備。
縱然土耳其內政部災害應變與管理局(AFAD)佈建了由450個測站組成的國家地震觀測網,卻不能預測地震的發生,只能盡可能在地震發生後,做到速報的功能,但對緩解地震災害,幫助還是有限。
台灣應更加謹慎
這次世紀大地震,不但重創了土敘兩國,也震開了現實的嚴峻情況:當地政府抗震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地震發生時應對又雜亂無方,以及一般民眾身居危地的無知,都是極危險的國安危機。
臺灣也是位在板塊的交界處,菲律賓海板塊平均以每年8公分的速率,持續推擠著歐亞大陸板塊,地殼內累積的應力不斷增加,與土耳其一樣,都是地球上會發生災害性地震的高潛能區。
從南到北,臺灣都算地震活躍區,但西半部斷層帶周圍人口密集,相較於人口較為空曠的花東,需要更加留意。所幸20年前的集集地震催生了「災害防救法」,成為強化臺灣國土安全的法源依據,但是需要持續的強化及全力地落實執行,這是臺灣面對未來必有的地震災害絕不能輕忽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