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隨筆》全球經濟前景 乍暖猶寒?

戴肇洋 2023/02/20 14:40 點閱 2550 次

今年1月下旬,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上調至2.9%,較去年10月上旬預測的2.7%提高0.2個百分點。其突如其來佳音,讓2023年全球經濟從瀰漫悲觀氛圍的「至暗時刻」,轉折至「曙光在望」,已成為最近國際社會矚目之焦點。

美中經濟開始轉為正向

IMF報告指出,在此之前陷入通膨糾葛被迫持續升息的美國經濟體,雖學者專家無不認為今年難逃衰退之途;但依據最近所呈現的各項經濟數據顯示,其經濟表現頗為韌性,不但通膨率較前有所緩和,而且失業率在科技大廠裁員下持續維持低檔,預測今年美國經濟成長可達1.4%,止住持續衰退的命運。

再者,則是過去三年以來實施嚴格防疫管制的中國經濟體,隨著去年12月27日公布調整「動態清零」政策,轉與病毒共存措施,同時自今年1月8日起全面開放國門之後,勢必加速其景氣復甦引擎動能,此對全球供應鏈的生產與原物料的需求帶來「正向力量」,無疑是促進全球景氣復甦之關鍵。

在美中經濟轉為樂觀之同時,歐洲除了英國可能持續衰退之外,正在逐漸擺脫俄烏戰爭所造成的能源陰霾,德、法等國家經濟轉向復甦;再者,新興市場國家開始呈現其更堅強的韌性,例如印度經濟成長預測可望達到7%、印尼經濟表現,更是令人驚艷。

曙光在望卻難掃陰霾

從上述IMF報告中加以觀察,似乎顯示今年全球經濟將會逐漸擺脫悲觀,轉為正向之路;然而,在迎接曙光在望的同時,卻又無法忽略其背後仍存在著許多變數。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美國,除了通膨年增預測高達6.5%,恐將持續升息之外,其國債高舉已成為無解的難題,同時隨著舉債惡化,加上持債國家不斷拋售美債,勢必對美元的信用及地位造成挑戰。

此外,中國經濟因嚴格防疫管制而重創,尤其是拉抬經濟「三駕馬車」的消費受到衝擊最為深刻。亦即在疫情陰霾尚未完全消散、民間展望偏向保守下,如何從經濟朝向「內循環」過程中,落實擴大內需型市場消費,以及優化營商環境鼓勵企業投資,活絡民間動能,已成為其景氣是否復甦之關鍵。

俄烏戰爭的蝴蝶效應

另一方面,最為無法忽略的變數莫過於,俄烏戰爭陷入膠著所延伸的蝴蝶效應持續擴大,其未來除了直接牽動全球地緣政治、軍事及經濟之外,是否爆發大戰,更是2023年通關密語。
這些情勢對台灣經濟的未來發展而言,去年9月之後,出口呈現前所未有持續衰退,導致成長持續下修恐難「保3」之下,全球經濟是否真正曙光在望,特別是台灣最大出口地區的中國經濟是否重返成長正軌,其後續發展無法掉以輕心,必須密切加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