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器官捐贈新制上路,死後捐出器官,也可嘉惠遺族。衛福部醫事司長王宗曦29日宣布,自10月1日起,死後器捐者的配偶及三等血親未來若有器官移植需求,等待移植的排序將可提前。部立台南醫院院長李伯璋強調,新制採...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每5人就有1人死於相關疾病。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表示,心臟病雖排名國人10大死因第2名,但包括中風、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都與心臟病有關,對國人生命威脅不亞於癌症。林口長庚副院...
中學生上課時「睡成一片」怎麼辦?英國牛津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發表於《學習、傳媒與科技》期刊的研究認為,調整上學時間才是治本之道。 牛津臨床神經科學及哈佛睡眠醫學團隊分析近20年來,70餘篇有關青少...
家裡的「毛小孩」是否該接種狂犬病疫苗了呢?台北市動保處長嚴一峰28日出席「世界狂犬病日」活動時透露,2013年時由於山區傳出「鼬獾」狂犬病疫情,民眾帶寵物接種預防針相當踴躍,但今年疫情趨緩,接種率較去年同...
如果「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則在網路上尋找伴侶,或許得面對較難成婚及離婚率較高的風險。 過去研究指出,網路世界不確定性較高,使藉由網路「結緣」的親密關係較缺乏信任感;但也有研究分析,網路交友往往取決於...
「嚴刑峻罰並不能杜絕食安問題再度爆發,唯有靠學術單位投入研究才行。」義美總經理高志明25日出席台大論壇時,向台大校長楊泮池喊話,希望台大成立全校性食安講座或中心,以解決汙染、毒物等造成食安事件的根本原因。...
針對各界痛批,食安風波凸顯政府缺乏跨部會聯繫問題,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直言,行政院集合11個部會成立「食品安全會報」,但成效有限。從今起應每2週召開,食安問題才有望通盤解決。前食藥局長康照洲則認為,食安主管...
肺癌極易轉移而致死的原因,是體內「Rab37」蛋白異常減少所致。成大藥理所團隊發表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的研究發現,肺癌患者體內Rab37若減少,會使癌細胞轉移現象提早發生,並降低患者手術後存活率。特聘教...
「我兒子『九把刀』十分忙碌,曾有腹痛問題,我建議趕快就診,結果醫師診斷出來是十二指腸潰瘍。」知名作家九把刀的父親柯毓彬藥師25日上午在全國「用藥安全日」分享胃藥的使用,現場也有吉祥物「藥博士」帶動跳體操,...
男性在青少年時期體重過重,恐影響成年後的經濟收入。 瑞典延雪平大學與隆德大學團隊發表於《人口學》期刊的研究,調查在1984至1997年間,年滿18歲入伍的14萬5千多名瑞典男性體重資料,並比對他們在...
老男人,別再為了生活上小小的不順心而吹鬍子瞪眼睛!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團隊發表於《實驗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常為生活瑣事發怒,恐縮短年長男性的壽命。 過去研究顯示,失業、喪偶、罹癌等人生重大事件,都...
感染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恐被嚴重低估!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西非伊波拉病毒感染者共5800餘人,其中2800多人死亡,致死率約48%;但世衛組織與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團隊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當局...
能同時對抗多種癌症的藥物,是目前癌症研究的「顯學」。中研院24日舉辦研究發表會,包括中研院研究員吳漢忠、副研究員李文山、特聘研究員梁啟銘,都提出藉由抑制癌細胞轉移以治療腫瘤的新方法。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則發...
靈芝萃取物、柳杉樹皮、魚類胜肽等天然成分,都可能成為臨床抗癌藥物。中研院副研究員吳宗益與蕭培文,分別自靈芝及柳杉樹皮的萃取物中,分離出可治療或預防肺癌及攝護腺癌的成分。副研究員陳志毅則發現,魚類體內的「抗...
「環台活動舉辦3年以來,參與過的40位癌友,都不用再回醫院,且去年參加的癌友都無人發病。」台灣癌友運動發展協會理事長吳興傳表示,運動不僅有助健康,也能幫助罹癌患者重拾活力,希望能藉由「抗癌勇士挑戰自行車環...
犯下「情殺案」的張嫌與5月捷運殺人案的鄭嫌有個共通點,就是都沉迷暴力電玩。研究指出,暴力電玩恐致青少年社交技能、情緒控制等社會成熟度較差,並為求刺激導致酗酒、嗑藥或危險性行為。但也有調查顯示,遊戲玩家在空...
「醫療門診的戒菸較像在看病,而社區戒菸服務的藥師則會像朋友一樣的關心你。」戒菸成功的李長發分享,在社區藥局協助下戒菸之後,體力明顯變好,像是更容易睡眠、爬樓梯比較不喘等,也能省下不少的支出。 衛生福...
孕婦及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將可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疾管署23日宣布,10月1日起開打的公費流感疫苗,除65歲以上民眾、6個月以上幼兒、國小學童、防疫人員、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外,將首度增加50歲以上慢性病患...
喧騰一時的「虎媽式」高壓教育,恐影響孩子的適應能力發展,並提高產生偏差行為及憂鬱情緒的風險。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與邁阿密大學團隊發表於《家庭問題期刊》的研究指出,打罵多於鼓勵的虎媽式教育,恐致兒童...
體重過重者在面對心理壓力時,會引發體內較嚴重的發炎反應,長期恐提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 美國布蘭德斯大學團隊發表於《大腦、行為暨免疫》期刊的研究顯示,心理壓力會引發體內慢性發炎,而過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