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傳統治瀉的「黃芩湯」,可用於改善化療副作用、針灸用於緩和重大手術後的疼痛,中醫藥療法也能被西方醫學接受。中研院院士、美國耶魯大學藥理系講座教授鄭永齊指出,現階段中醫藥「實證醫學」發展,雖多由輔助西醫藥物、療法著手,但在緩解癌症化療、放療副作用及各種肢體疼痛部分,已漸能獨當一面。
由台、日、韓中醫學界組成的東洋醫學會2、3日在台灣舉行,邀請歐盟傳統中醫藥聯盟主席魯道夫鮑爾、德國洪堡大學醫史學教授文樹德、日本東方醫學會長中田敬吾、韓國韓醫研究院長崔昇勳等人與會,並由鄭永齊與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林昭庚,就中醫藥研究趨勢發表演說。
林昭庚是國內首位中醫教授,長期致力於以西方實證醫學研究方法,證明針灸療效。林昭庚團隊過去發現,「電針療法」可促進體內「類鴉片」物質及血清素分泌,有助改善腹腔手術後的劇痛,也能緩和患者使用嗎啡止痛造成的暈眩、嘔吐等副作用。近期研究也證實,針對「委中穴」施以電針療法,可治療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震碎泌尿系統結石患者的疼痛。
鄭永齊近期的研究,是運用已流傳超過1千8百年的黃芩湯複方,改善大腸癌化療引發的副作用。他解釋,黃芩湯可治嘔吐、腹瀉、疼痛等症狀,正與化療副作用類似,而黃芩湯中4種成分併用時,除改善上吐下瀉、暈眩等症狀外,還可避免患者體重減輕、降低死亡率,甚至增強化療效果。究其原因,與黃芩湯複方能促進因化療受破壞的腸壁細胞恢復有關。
鄭永齊團隊的研發成果中,已有多項藥物用於治療腫瘤及B型肝炎病毒、愛滋病毒感染。他強調,發展中醫藥不能只專注於治療單一症狀,以腫瘤組織為例,可能由多種基因突變的癌細胞組成,作用單一的「標靶藥物」,不容易殺死所有癌細胞,但中藥的「複方」特色,就是以多種成分對付多重病因,並兼顧患者全身狀況,應據此概念做為中醫藥研發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