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王老先生講故事331》埋在沙堆的鴕鳥

王建煊 2023/07/17 18:15

某人有輛已經行駛二十萬公里的舊車,想賣30萬元,始終賣不掉。有人建議他將里程錶倒回去改為五萬公里,這樣比較容易賣。 ##新舊胖瘦一念間 可是過很久,車子還在那裡。問車主為甚麼還賣不掉,車主說: 「...

《蕭旭岑談音樂》耶穌,世人仰望之喜悅

蕭旭岑 2023/07/17 17:43

三十幾年前,我開始聽古典音樂的時候,喜愛閱讀由林智意先生創辦的《古典音樂》雜誌。記得有一陣子有個「荒島唱片」專欄,裡頭介紹的唱片都是各主筆搜羅多年的奇珍異品,初入門的我如獲至寶,只要找得到唱片都會購入。 ...

(社論)三黨住宅政見有聚焦 誰守信、能執行?

醒報編輯部 2023/07/17 14:55

716遊行現場擠進兩萬多人,就在短短幾公里外,民進黨全代會也是如火如荼的展開,總統蔡英文也是喊出要加強居住正義。但是執政團隊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整整七年、兩個任期,還有這麼多沒有做到的部分?當初承諾的20...

(政來經去)股市炒作嚴重 主管機關豈能坐視?

陳台生 2023/07/17 12:03

台灣經濟6月出口衰退23.4%,進口衰退29.9%,均創14年以來最嚴重,外銷電子零組件出口減幅擴大逾2成。經濟不佳,股市卻因軍工、綠能、元宇宙、通膨、AI(人工智慧)各類概念題材,一路狂飆,炒作非常嚴重...

《劉伯恩跟你談減重》AI智慧減重可更精準

劉伯恩 / 資深減重醫師 2023/07/17 11:29

智慧醫療正夯,也燒進減重圈!透過AI辨識照片中食物的熱量、用智慧型穿戴裝置紀錄身體數據與生活習慣,都能幫助民眾制定出量身打造的減肥計畫;由於生活飲食習慣也與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息息相關,若能善用AI工具,...

〈財經鳥瞰〉台灣出口連十黑的嚴肅警訊

李沃牆 2023/07/17 11:22

鑑古觀今,再久的繁華,也總有落盡之時。2022年8月,台灣出口增2%,締造連26紅佳績,但隔月即宣告成長結束。迨自去年9月以來迄今年6月,出口已連10黑,而得「黑」得出乎意料。出口何以如此不堪,一時讓人匪...

〈浮生歲月〉熟齡族也要德智體群並重

朱全斌 2023/07/16 19:01

那天整理舊物,翻出了小學時期的成績手冊,發現上面不但有學科成績,還有基本道德生活規範與衛生習慣實踐量表,其數量多達三十個項目,由級任老師逐項評分,看學生有沒有做到。 ##小學生的做人準則 這些項目...

〈梁良談影〉談小三電影和外遇電影

梁良 2023/07/16 12:13

最近有一類人打破了他們的生存規律,從低調的沉潛水中,變成高調的浮上水面,生怕別人不知道他這位「小三」的存在。 ##愛情不忠題材熱門 如此張揚的行動,固然可以滿足他一直以來躲躲藏藏的不平衡的心態,大...

《經濟論衡》不能迴避生成式AI 的缺點與監管

林建甫 2023/07/16 12:08

最近半年來,ChatGPT是一個非常受歡迎且火紅的人工智慧 (AI)模型,獲得了廣大社會的關注和使用。ChatGPT在推出後的兩個月,月用戶數就突破1億大關。相較之下,Tiktok花了9個月才達到1億用戶...

(社論)若政府不從「生意人」著想 台灣能有未來?

醒報編輯部 2023/07/16 12:08

危老建築都更問題,意外引爆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政府高官的「生意人」迷糊仗,是非已難分辨。但是缺乏「生意人」的特質與能力,能把政府的事情做好嗎?值得主政者深思。「生意人」務實的建言,未嘗不值得接納,方能為台灣...

《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121》惜福才能得福

王建煊 2023/07/16 11:54

中國大陸從前實施一胎制,一個孩子除了有父母關心照顧外,另外父親的父母,母親的父母,一家共有六個長輩的眼睛及希望,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因此家境即使貧困,但是由於集六個人的力量供應他,孩子衣食無缺,甚至有求必...

〈浮生歲月〉熟齡族也要德智體群並重

朱全斌 2023/07/16 11:52

那天整理舊物,翻出了小學時期的成績手冊,發現上面不但有學科成績,還有基本道德生活規範與衛生習慣實踐量表,其數量多達三十個項目,由級任老師逐項評分,看學生有沒有做到。 這些項目的內容,無非是學童的道德...

《王老先生講故事330》別不好意思

王建煊 2023/07/13 17:49

在一次聚會裡,有人推銷雜誌,因為不好意思就訂了一份。後來發現非但內容有夠爛,而且雜誌還用我作廣告,說我是他們的忠實訂戶,真是啼笑皆非。在朋友家想小便,不好意思說,出門後尿急找不到廁所,想到剛才為什麼不在朋...

《醫者心》老之已至,又何奈

施壽全 / 醫師 2023/07/13 15:40

「下一位是開賓士的!」,「賓士車進來了!」 「賓士」汽車為何出現在診間?其實是幽默的門診護理同事,對「輪椅」的戲稱。 許多年前,門診病人中,「賓士」偶然才會出現一次,就像多年前街頭車陣中,看到賓士...

(教育停看聽)論文發表模式有貓膩

張瑞雄 2023/07/13 10:53

科學知識賴以傳播的模式,是由學者將研究成果投稿研究性期刊,期刊收文章的出版印刷費,然後免費或收費給大學圖書館訂閱,教授再利用圖書館參考期刊上的文章,站在其他研究者的肩膀上繼續做研究,科學知識得以傳遞和進展...

(社論)打詐國家隊能洗刷台灣「詐欺之島」惡名?

醒報編輯部 2023/07/13 10:29

蔡英文總統日前視察刑事警察局,宣示成立「打詐國家隊」。台灣詐欺案激增,近5年平均年增18.6%,去年已達2萬9702件,嫌犯高達4萬5802人,犯罪手法不斷翻新,狡詐殘暴,地點遍及亞洲多國。「詐欺之島」惡...

(社論)四腳督各擁其主 台灣選舉缺社會共識

醒報編輯部 2023/07/12 16:45

台灣選舉至今,民意跟專業的拉扯十分混亂。例如近來最夯的話題,就是殺警案的兇手居然服刑短短兩年可以轉到外役監,在面臨普天蓋地的批判後,法務部從原先堅持沒有錯,忽然在7/12宣布又要把這名受刑人轉回一般監獄。...

〈梁良談影〉阿茲海默症與台灣電影

梁良 2023/07/12 16:37

根據報導,由美日兩國合作開發的阿茲海默症新藥「Leqembi」在今年1月已獲得FDA核准上市,證實是第一款顯示出能延緩認知能力下降的藥物,透過靜脈注射,可為輕度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早期症狀的患者減緩認知功能...

《地球氣候》地表異常高溫 是減碳失敗的後果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3/07/12 16:36

自三月反聖嬰現象結束後,四、五月地表的溫度就開始快速上升,甚至剛過去的六月比1991~202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0.5°C之多,相當於以往七月才有的水準,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六月,幅度之大令人驚訝。 ...

《王老先生講故事329》會染上病毒嗎?

王建煊 2023/07/12 16:15

有一年春節前花蓮漢他病毒流行,容易感染,有人因而猝死,媒體報導後,人人緊張。 我們有位同事,家住花蓮鳳林鎮,有幢多餘的房子空在那裡。我們決定去那兒過陰曆新年。可是花蓮發生漢他病毒,要不要去呢?去吧!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