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國際貿易亦復如此。由於每個國家域地區資源有限,古典經濟學派認為國際貿易的發生係考量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以互通有無。伴隨全球化及網路無遠弗屆特性,更加速國際貿易的發展。
然而,世界貿易組織(WTO)於今年10月初發布的2023全球商品貿易預估成長率僅為0.8%,大幅下修今年4月時的1.7%成長預測,遠低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2.6%的年均增速。何以致此?難道,全球化瀕臨死亡?
貿易下滑其來有自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008年發動美中貿易戰,由於美中兩強占世界GDP近四成,也是全球前二大貿易國,其影響自然不容小覷。聯合國的一份政策簡報顯示,美中關稅戰引發的貿易衝擊,徹底改變全球供應鏈貿易並付出昂貴的代價,導致全球受供應鏈影響的國家將失去三到五年的成長。
再者,在新冠疫情期間,因封城淨零等政策,導致供應鏈中斷,貨櫃價格飛漲,「航海王(航運股)」股價一飛沖天,讓投資人趨之若鶩,可見一斑。由於檢疫、港口人員不足,港口貨櫃船堆積,缺船、缺櫃時有所聞,問題層出不窮,貿易大幅下滑也是必然。
而近幾年,地緣政治風險有增無減,無論是俄烏戰爭或是近期的以巴衝突,其對全球貿易影響更為顯著,除了造成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障礙增加,徒增跨國企業供應的困難及貿易成本。再者,釀成金融市場動盪和投資不確定性,使企業對長期投資和國際合作更為謹慎,進而減緩全球貿易及經濟增長。
新全球化粉墨登場
回顧歷史,西漢時期因張騫出使西域,開啟歷史上的「絲綢之路」,開創第一波全球化。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掀起第二波全球化;20世紀,美國成為世界強權,透過WTO主導全貿易新秩序,此為第三波全球化。第四波,有論者謂,中國大陸重新主導全球化。
沒錯,中國大陸由世界工廠成為世界市場,確實不少國家以其為供應鏈中心,然而,在歷經貿易戰、疫情及地緣政治風險後,貿易保護主義似有抬頭跡象。供應鏈「去中化」也成風潮,半導體產業尤為明顯。台積電創辦人曾說「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後,引發諸議論。不過,新版本的全球化,正準備粉墨登場。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
有道是,「窮則變,變則通」。已有愈來愈多企業及國家開始思考以「短鏈」取代「長鏈」,也就是「在地化」和「區域化」取代「全球化」生產的可能性。但在供應鏈的重整中,卻是呈現愈上游愈集中(長鏈),愈下游愈分散(愈短鏈)的狀況。另一方面,全球區域合作仍如火如荼,單邊的FTA早已逾400個,重要的多邊貿易協定也不一而足。
而在多邊的區域經濟組織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跨15國,22億人口,生產總額達26兆美元,占全球約3成的GDP和貿易量,業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經濟圈。RCEP 於今年6月2日起對菲律賓正式生效後,也同時對簽署國全面生效。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將實現零關稅,有利成員國的貿易利益。
全球化未死
另外,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於7月16日在紐西蘭召開部長會議,英國甫獲准加入,是CPTPP自2018年生效以來,首次加入的新成員。英國加入以後,參加CPTPP的成員國將增加至12個, GDP加總將達到14多兆美元,占全球GDP的15%,亦具相當的影響力。
若謂《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管見以為《全球化未死,只是放緩》。位處地緣政治風險前沿的台灣,更應思考如何調整全球化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