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唯美隨筆〉建中男校長徐健國 將領導衛理女中前行

胡為美 2022/04/10 17:42

位於士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旁邊的私立衛理女中,建校已逾一甲子,此校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從建校至今,一直保持著住校傳統與基督信仰。 當年由衛理公會募款捐資,蔣夫人宋美齡女士擔任榮譽董事長的衛理女中,創...

〈財經鳥瞰〉通膨及快速升息 恐釀經濟衰退

李沃牆 2022/04/10 16:41

有道是,「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2021年初全球新冠疫情稍緩,景氣明顯回升,消費力道轉趨強勁,再加上塞港未解,供應鏈仍受阻下,原物料及油價行情不斷上漲,迫使物價蠢蠢欲動,下半年起更為顯著。 ...

《經研隨筆》300億房租補助 難落實居住正義

戴肇洋 2022/04/10 16:35

因應去年以來物價飆漲,政府為能減輕租屋民眾生活負擔,3月31日行政院通過「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助專案」,放寬租金補助申請門檻,針對35歲以下單身青年、新婚、育兒家庭與經濟弱勢四類族群加碼補助金額1.2...

〈社論〉俄烏戰爭加中國疫情 應嚴防缺料、斷鏈

醒報編輯部 2022/04/10 11:25

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經濟紊亂,重創商品市場及全球原物料供應,通貨膨脹壓力大,供應鏈危機四伏,加上中國上海、昆山疫情嚴重,台灣至少已有80家上市櫃公司停工,政府應注意,嚴防工業生產缺料、斷鏈危機,以穩定經濟發展...

【此生不渝:我的台灣、美國、大陸歲月】(邵玉銘著)連載8

醒報編輯部 2022/04/10 08:29

表演結束時,我在深深感動之餘,首先起立鼓掌,全場觀眾亦隨之起立鼓掌,然後我上台向合唱團員致意,當我正走向台階時,兩百多位合唱團員對我齊喊:「謝謝邵局長!」對新聞局及時解禁表示感謝(註17)。 ##謝...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2》我寫,我負責

王建煊 2022/04/07 19:30

很多寫書的人在序文的最後,常有這麼一段話:本書經OO先生校閱,OO先生提供灼見,併此致謝,但本書如有任何錯誤,均與他們無關,文責由本人自負。 這段聲明文字,是將書的榮耀與那幾位出力的人分享,但如有責...

〈社論〉疫情一日一變 政府須預測最壞情況

醒報編輯部 2022/04/07 17:05

台灣已連續好幾天,感染Covid-19的人數天天數百例以上,到目前還越來越多。全台灣已經有14縣市、128所園校採全校或部分班級停課,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規模停課「太嚴格」,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恐怖的數字,陳時...

〈鴻儒集〉大學教育向下墮落 台灣未來在那裡?

白丁 2022/04/07 11:07

全台現有公私立大專院校159所,密度之高,舉世罕見。少子化加上不當教改,公立大學錄取率已突破4成,學生入學太容易,加上私立大學院校招生不易,退場捐出校地給政府,大學教育「天下歸公」,師生都成為受害人。大學...

〈真話大冒險〉濫用財務槓桿成風 投資人權益誰保障?

魏邦賢 2022/04/07 11:04

股市投資人選股首重那一項因素?應該是企業負責人的信用。最近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屢次運用財務槓桿,成為質疑的焦點。國巨利用庫藏股、認股權證、現金增資、併購,讓股本膨脹又收縮,坑殺散戶,主管機關應徹查其不當運用財...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養狗者的公德心

王建煊 2022/04/07 10:04

有個人牽了隻大狼狗在路上散步,一般人叫做溜狗。狼狗見人就汪汪叫,狀甚兇悍,路人皆恐懼不安,但主人卻頻頻說:「別怕!別怕!牠不會咬人。」 有次一位太太見到大狼狗,怕的不得了,狗主人看到她懼怕的樣子,捧...

【此生不渝:我的台灣、美國、大陸歲月】(邵玉銘著)連載7

醒報編輯部 2022/04/07 08:49

隨著台灣禁歌的開放,其次就是面對在政府遷台前、尤其是抗戰時期歌曲的開禁問題。抗戰歌曲內有些作詞及作曲家是共產黨員,所以這類抗戰歌曲,在戒嚴時期都被查禁。 ##160首禁歌解禁 政府已經解嚴,新聞局...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1》木炭要慢慢燒

王建煊 2022/04/07 07:59

有位女士離婚後,仍不乏追求者,別人問她為甚麼不趕快找個對象再婚呢?她說:「我現在是木炭慢慢燒,頭一次婚姻失敗,就是因為炭火燒得太快,幾乎是一見鍾情,在兩人瞭解不夠深的情況下,終至維持了一段痛苦日子後就分手...

〈社論〉國民黨初選口開大門、走大路吧!

醒報編輯部 2022/04/06 16:20

國民黨副祕書長、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宣佈投入桃園市長選舉,並辭副祕書長一職。此舉引發兩極評價,有人叫好,認為羅智強既有心參選,就該勇敢表態;但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他夾粉絲過於強勢且讓國民黨內鬨檯面化,並不妥當...

〈地球氣候〉淨零碳排攸關存亡 調適行動極迫切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2/04/06 15:50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本月4日發佈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三組部分:「氣候變遷的減緩」,呼籲全球應立即進行深度的減碳行動,否則在本世紀中期,地表均溫就會越過巴黎氣候協定的控溫目標。...

【此生不渝:我的台灣、美國、大陸歲月】(邵玉銘著)連載6

醒報編輯部 2022/04/06 09:39

三、李登輝總統 我與李前總統初識於政大國關中心。杭立武先生擔任國關中心主任期間(一九七二—一九七五),在中心附設「外交小組」與「經濟小組」,李前總統為經濟小組之成員。這兩個小組成員都是國內研究外交與經濟...

《STEAM》盼望還是炒作? 量子電腦的未來

張瑞雄 2022/04/05 16:02

英文中有一個詞叫做Hope or Hype,對於未來的科技發展,有的是很有希望(Hope),有的是純粹炒作(Hype)。前一陣子聲稱發明了從人的一滴血可以檢測出多種疾病的機器的伊莉莎白霍姆斯,就是炒作的代...

〈社論〉未見安全及票價機制 台鐵改革做半套?

醒報編輯部 2022/04/05 13:55

台鐵太魯閣號意外滿週年,行政院將「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送交立法院審議,打算把台鐵改制為國營事業公司制,但是缺乏安全承諾及合理票價機制,無疑又將是另一個台電、台水、中油,包袱沈重,台鐵會更安全...

【此生不渝:我的台灣、美國、大陸歲月】(邵玉銘著)連載5

醒報編輯部 2022/04/05 12:58

據前述記者王駿說:「這只是一連串類似事件當中之兩件,類似事件不斷發生,俞國華深有感觸,決心擺脫行政院的工作。」(註13)於是,俞院長於翌年五月八日提出辭呈。五月十六日下午,俞院長召見我,只簡單地對我說:「...

逃離上海記

醒報編輯部 2022/04/05 10:54

(史多莉/媒體工作者) 再次想為自己記下上海疫情時,已是上海全城進入封控階段,感染人數至4月3日累計逾6萬例。各省馳援上海做核酸檢測及醫療收治,同時各種負面消息不斷。我在各種情況變得更糟之前,順利按...

社區管理員紀事

沈政男 2022/04/05 10:35

我們社區大樓的管理員陳先生,一位六十歲歐吉桑,今天上最後一天班,因為管理公司更換,他必須到別處任職了。 大家都叫他陳仔,地震前社區大樓一蓋好,就來擔任管理員,專門負責白班,轉眼已過了二十三、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