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人變成壞人有多遠?

醒報編輯部 2022/05/05 19:38 點閱 2239 次

(羽毛/文字工作者)

我們常驚訝一個好人怎麼會做出壞人的事,諸如為人師表卻上網徵友、人民保母卻酒駕、政府官員卻涉嫌偷拍等,以往的人生勝利組卻成為令人感到意外的犯罪者,使人心裡充滿疑惑。

犯罪學家者窮盡一切想了解,人是否「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抑或是如同孟母一般,認為環境是影響人發展的關鍵呢?善與惡界線真有那麼明確而不可跨越嗎?

罪惡背後的人性

以我國近年發生的重大矚目刑案來談,從北捷隨機殺人案、北投文化國小割喉案、小燈泡事件、臺大宅王情殺案等震驚社會案件,這些犯案者一反過往,多為單純、沒前科者,有些還是一路表現優秀的年輕人所為,顯見犯罪背後有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Zimbardo)於2007年提出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由在認為在特定的情境氛圍下,人們的思維、行為方式及性格會受到影響,人性的「惡質」也就可能在這環境中顯現出來。

人前人後面孔不同

除此之外,任何人內心都有難以言喻的糾葛,有些人不擅表達,找不到傾訴對象,甚至也不願人知,瑞士著名精神科醫生榮格表示:「人類生存於社會中,必定都具備表面人格,以及與之相反的內在形象,一種是在他人面前展現的人格面相(Perona);另一種是無意識間的慾望與衝動,稱為陰影面相(Shadow)。」

當人格面相與內心形象差距過大,即會產生越沉重的壓力,從小到大帶著「乖寶寶」的面具成長,儘管受到人人疼愛,但一直戴著表象的面具,時間久了還是很辛苦,內心持續累積壓力,戴著面具的姿態與真實的自己(不能對外人訴說的慾望)之間,產生愈來越深的鴻溝,壓力越發沉重,內心真實慾望不斷擴大,最後承受不住壓力,一旦爆發便演變成犯罪事件。

機會犯罪者

英國哲學家邊沁曾述:「人皆為趨樂避苦。」隨著年紀增長,社會賦予的責任與角色越重,壓力過重情況下,常以滿足自身衝動慾望來卸除壓力,一旦機會來臨,犯罪通常是最佳的捷徑。

然而,降低犯罪無非沒有方法,犯罪控制理論闡述透過對正向事務奉獻、參與、附著與信仰的重生即能有效的控制犯罪,可見參與正當休閒活動為減壓的正途,尤其許多研究發現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為顯著負相關,休閒參與對其生活滿意度有顯著正向影響。

建立正確價值觀

爰此,建議透過上班時數減少,走入辦公室以外的場所放鬆身心,充份運用時間參與休閒,與排解工作上的不適應,培養每日運動習慣,落實正當休閒參與,以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與價值觀,方能遏止犯罪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