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近來政壇可以說是風聲鶴唳,因為大批共諜嫌疑人遭到查獲,其中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任外交部長時的助理何仁傑涉案程度最重,因為吳釗燮本身不只當過外交部長,還是台灣對美外交的第一負責人,除了蕭美琴副總統之外,所有對美的重大交涉幾乎全部都是透過吳釗燮。
另外包括台灣各邦交國事務,以及台灣重大外交人事任命,也都得經過吳釗燮審核,現在抓到人犯之後,更關鍵的就是如何防微杜漸下一次共諜案的發生。
政風單位不敢查
不過面對這樣大的危機,不管是吳釗燮現在服務的國安會,還是當時發生洩密的外交部。居然對於處理一問三不知,外交部的政風處支支吾吾說不出要調查吳釗燮,推諉給總統府,兩邊推來推去,擺明就是不敢查。
這就是共諜案會發生的最重要關鍵,只要官夠大夠核心,就彷彿多了一面免死金牌。不但相關單位不敢查,至今檢調也不敢傳訊這些遭到洩密的大官,這樣的調查有可能徹底嗎?更無法對這些高官周邊的安全缺失進行檢驗,那請問到底要怎麼改進,又是憑直覺嗎?
幕僚角色曖昧
過去皇帝身邊的隨侍,像是太監或是衛隊,往往都因為深獲當權者信任,後來都變成濫權跋扈的黑機關,像是明朝的東廠跟司禮太監。各種權力互相制衡跟層層監督都有其必要。
民進黨對於提拔年輕人很有一套,像是從大學時期就會觀察適當人選,拉進團隊中歷練,接著就是按其專長進入幕僚或是選舉,如果表現得當就逐步高升。這次的例子就是如此,但是也因為認識太久,喪失了警戒心,最後反而成了對岸的可乘之機。
忠誠考核不可少
重新建立規範的防諜考核機制刻不容緩,其實這在美國早就行之有年,在台灣,相關的特勤單位或是情報系統,也都要定期進行忠誠考核。這當中不只要查核其收入跟行為,更要進行測謊,如果測謊不過甚至會被拒絕歸建原來單位,也不准再接觸機敏事務。
這樣的調查的確仍有出錯的可能,但是關鍵情報工作容不得半點閃失。可惜的是,這樣嚴格的考核機然沒有延伸適用到高級幕僚人員,成了這次府院黨紛紛遭到滲透的最大漏洞。
民進黨不該再逃避追究跟審查,且必須要比在野黨更加嚴格的重新檢討。甚至必須要殺雞儆猴,避免類似的危機發生。對於吳釗燮或是總統府這樣的高階幕僚單位,不能因為人才稀少就不追究,因為他們產生的外交危機長達數年時間,失落的機密不知凡幾,如果這樣大的危機,還不需要追究行政相關責任,那真的除了偏袒兩字之外,已無詞形容。
追究政治責任
吳釗燮身為國安一把手,又是對美外交最高負責人之一,應當知道美國對於共諜有多麼忌憚,如果吳釗燮還可以全身而退,請問未來再有部長級幕僚洩密,請問是不是部長官員都不用負責?
政府單位最怕的就是風氣敗壞,連國防部都知道要連坐三級,為什麼比國防部還要機敏的國安會可以完全不用負責?難道就因為官大學問大,遇到問題都可以拍拍屁股當作沒事嗎?
不得不承認,這幾年的執政,養大了民進黨,也讓一些不肖的黨工跟著混進黨部,靠著執政黨呼風喚雨,甚至違法犯紀。之前賴清德整肅過一批人,那現在就應該更嚴格的找出其他不適格的黨員。民進黨只能從自己做起,才能重新讓所有人跟著繃緊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