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蕭旭岑談音樂》女人的愛情與一生

蕭旭岑 2023/07/03 17:55

蕭旭岑(前總統府副秘書長、資深愛樂者) 聽古典音樂的前二十年,我專注聆聽管弦樂與器樂,對聲樂與歌劇卻步。不知為何,應該買的曲目、唱片都買了,但是對古典音樂的人聲,彷彿有道牆在前,我不得其門而入。 ...

《社論》爭相撒幣 選舉要的是民主不是民粹

醒報編輯部 2023/07/03 15:28

民主選舉最怕的就是民粹,像台灣這樣的新興民主國家,更要防止落入這樣的陷阱。但在近來學費跟核能的政策上,兩黨幾乎都是叫賣式的在推銷政策,令人擔心。 就從學費的部分談起,國家的根本就是人才跟教育,台灣在...

(政來經去)技職教育崩壞 公安、經濟危機嚴重

陳台生 2023/07/03 14:52

台灣技職教育快速崩壞,技術型高中生近10年驟減22萬人,技術斷層導致重大職業災害頻傳,去(2022)年職災死亡人數達320人,平均每1.14天死亡1人,比2021年增加42人,創6年新高,已造成公共安全及...

〈梁良談影〉英雄遲暮 影星還是自強不息?

梁良 2023/07/02 19:24

最近,高齡60過外的好萊塢大明星紛紛推出其英雄形象的新作,借助電腦特效的幫助,觀眾會很意外的看到,這些年輕時的動作偶像依然自強不息,在大銀幕上奮力對抗年齡加在他們身上的「魔咒」,演出一些令人驚訝的高危動作...

(社論)計利應計天下利 蔡總統卸任前的思考

醒報編輯部 2023/07/02 12:32

蔡英文總統最近表示:「打擊錯假訊息是民主國家的共同挑戰。」她的感慨應該有很多人認同,尤其最近全國幼教老師承受政客無情的打擊,藍、綠都應該為錯假訊息向全民道歉。然而,如何建立優質的媒體環境,更應該是蔡總統需...

《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119》愛人惜物不能過頭

王建煊 2023/07/02 10:58

有位朋友買了一輛高貴的賓士汽車,珍惜的不得了。甚至關車門不敢太用力,以免碰壞;交通擁擠的地方不開,以免萬一有擦撞;車子髒了不好看,但又不願意洗,怕洗多了顏色不再光亮;車子停在巷道,怕被摩托車刮傷或被心存妒...

打小孩是發洩,不是教養

林政武 2023/07/02 10:57

這幾天臉書有一位追蹤人數破10萬的醫生,在其個人粉專留下一篇「我打了我的小孩」的心情抒發文,字裡行間對自己為何要打小孩的來龍去脈,鉅細靡遺,交代得一清二楚。 ##打小孩的結果 ...

《王老先生講故事321》鼓勵勝於代勞

王建煊 2023/06/29 17:58

有位小姐在家驕生慣養,從未下過廚房,當然也不會做菜,因 為一切都由能幹的母親包辦了。 ##讚美的改變 結婚後,成為人家的太太,必須下廚房,但是又遇到一位能幹的先生,燒得一手好菜,該下廚的太太又可躲...

《有鳳來影》世界大戰威脅下 銀幕上的戰火燒

2023/06/29 17:58

俄烏戰火難歇,烏克蘭淪為大國角力場,民不聊生,台海兩岸也在中美互嗆下戰雲密佈,專家學者一再預言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隨時可能爆發。戰爭陰影下,電影人期望藉由電影提醒人們能記取歷史的教訓,因此有關世界大戰的歷史...

《社論》缺水、缺電、缺藥還爆瓦斯 候選人缺席公共討論

醒報編輯部 2023/06/29 12:38

總統大選越接近,政治口水、陰謀論跟官員緋聞果然等比級數成長,民生議題快速邊緣化。近來最嚴重的工安意外,就是上周六新竹縣竹北瓦斯加壓站故障,導致多戶民宅發生瓦斯外洩,最後有多戶民宅氣爆跟火災。 其中氣...

(政來經去)貧富差距兩極化 政府應注意基層人民

陳台生 2023/06/29 12:11

台灣貧富兩極化加速擴大,全台中低收入戶達10.9萬戶,31萬人,低收戶14.3萬戶,29.6萬人,6都占比仍高,所得普遍偏低。物價飇漲,房價更是高不可攀,生活辛苦,政府應積極協助基層人民脫貧,兌現廣建社會...

《王老先生講故事320》落人把柄

王建煊 2023/06/28 17:14

哥哥跟弟弟,拿著彈弓去打鳥,剛一出門,看見一隻麻雀停在自家的窗台上,弟弟對著鳥兒要打,哥哥還來不及阻止,弟弟彈弓上的小石頭已經彈了出去,砰的一聲玻璃打破了。哥哥動作很快立刻將彈弓放進口袋,並叫弟弟也將彈弓...

《社論》執政黨強推「3+1」方案究竟為那椿?

醒報編輯部 2023/06/28 14:38

國防部、教育部聯合推出義務役「3+1」方案,並自今年9月起實施。大選年,執政黨甘冒失去年輕人選票風險,強行改變教育及國防政策,顯然兩岸戰爭危機應已迫在眉睫。政府究竟打算如何解決台海危機,或準備決一死戰?應...

《醫者心》醫生最常說「不一定」

施壽全 / 醫師 2023/06/28 14:20

前些日子回想,當了這麼多年的醫師下來,在與病人與家屬溝通對談的過程中,除了需要較多時間的說明以外,自己在做「關鍵性」的回應或結論時,究竟講了些什麼話?用了哪些詞?「包括「正常」、「沒問題」、「無所謂」、「...

《經研隨筆》東協已成為兩岸搶灘的熱區

戴肇洋 2023/06/28 10:53

歷經三年疫情封鎖,過去是台灣對外投資金額及出口占比最多的中國,由於疫後經濟復甦遲緩,加上受到製造業供應鏈外移影響,除了使得台灣對陸投資呈現衰退之外,因中國需求持續萎縮而減少進口,使得台灣從去年9月起迄今出...

《地球氣候》生態崩潰即將提前來到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3/06/28 10:53

2023年剛剛過半,正在世界各處展露的極端天氣令氣候學者目瞪口呆。首先,太平洋的反聖嬰現象才在三月熄燈,全球均溫就開始加速上升;五月均溫是有史以來的第二高,而六月預計更將衝到第一,迄今全球已有5.3%的表...

《蕭旭岑談音樂》天下無雙的高手-陳毓襄

蕭旭岑 2023/06/28 09:30

1997年7月6日,我專程從台北到台中,在中興堂聆聽一場音樂會。那場音樂會排出了兩首高難度又極具份量的鋼琴協奏曲,分別是普羅高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與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協奏曲--大部分鋼琴家一個晚上彈好其中...

《王老先生講故事319》由由大飯店的由來

王建煊 2023/06/27 17:11

上海有間名叫「由由」的大飯店,為什麼取名由由呢?因為那個飯店的原址本來是塊農田,為許多農民所有。該地繁榮後,農民便將農地拿出來投資,建了間旅館。由於農民有田,田也就象徵著農民,農民成為飯店大老闆,農人出頭...

(教育停看聽)學費補助政策 教育部欠思量(張瑞雄)

張瑞雄 2023/06/27 11:55

賴清德副總統最近宣布要補助私立大學學生一半的學費,政策一出,教育部,馬上說明年起開始辦理。如果這政策是柯文哲或侯友宜提出,教育部一定相應不理,問題是,如果明年賴清德沒有當選,這補助做或不做?很顯然不會做,...

(社論)公共安全問題嚴重人民無法安心

醒報編輯部 2023/06/27 11:54

一位20歲從美國回台灣的門姓男生,在新北市三重區剛走上斑馬線,就被疾駛而來的拖吊車撞斃。新竹竹北民宅瓦斯氣爆,16歲少年遭91%燒燙傷正在搶救中。台中捷運驚爆施工鐵架倒塌,刺穿車廂,導致1死8傷。台灣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