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冒用身份的病人

施壽全 / 馬偕醫院醫師 2023/04/10 12:29 點閱 2314 次

正確無誤的辨識病人,是醫療品質的評估與病人安全監測中,極為重要的項目。要是少了病人辨識的嚴謹程序,就可能發生送錯檢體、發錯藥、打錯針、輸錯血及開錯刀等等憾事。

冒用健保卡

不過,有一種辨識的問題是「冒用身份」,就是甲使用乙的健保卡就醫。

如此的案例並不多,但也不能說極為罕見。大多數「冒用身份」一開始就被擋下,少數則進展至相當程度才被發現,收拾起來就不免有些棘手。

病人辨識的主要對象是鑑別完全不同的人,對於冒用身份,若責怪執事的同仁不夠用心,有時也未盡公平,因為在健保涵蓋率高達九成九以上的台灣,「冒用」實在沒有必要,就醫過程相關的執事人員,平常絕無可能無時無刻,對此類情事繃緊神經、提高警覺。

與社會其他的各行各業比較,冒用身份在醫療過程中,可以說絕對是「異數」,但何以還會發生呢?

病情不欲人知

大多數冒用者,都是因為「病情」不欲人知,有些被冒用者知情,有些則否。極少數則是當事人真的沒有健保卡─包括一些外籍人士。後面這種情形,一開始可能是以未帶卡為藉口,任意填報一些資料。但既然有病,醫院一定得著手處理,然後紀錄都入了檔後就爆發出來。

因為病情不欲人知而冒用身份的案件,其實背後都有很無奈,甚至是辛酸與悲慘的故事,值得同情,但最後還是得依法處理。

省思斜槓青年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很多身份,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身份。例如身份可以分別是女兒、舅媽、兒子、父親、主管、更高主管的屬下、登山社社友或某某公司的董事或委員會的委員等等,用現代流行的語言稱呼,這樣叫作「斜槓人生」。

不過,不同場合時的不同身份,有沒有很適當、很正確的呈現出來,值得眾人經常省思。雖然是某種身份,卻做出逾越該身份的事,講出偏離該身份的話,有時恐怕比「冒用」,更讓人覺得不堪或反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