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民眾、孕婦與有慢性病者,因免疫力下,確診新冠後容易有重症,若有疑似症狀應儘速篩檢、就醫!醫生6日提醒,新冠威脅尚未完全消除,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要特別注意。金馬影后陳淑芳也鼓勵民眾,在搭公車與...
醫護人員出走、新藥新科技進不來,醫事人員訴求「健保點值從一點0.7元提高為一點一元」!立法院6日舉辦健保點值的公聽會,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於會前表示,因為健保預算不足,導致醫護人員短缺。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
「骨折從治療到復健,需要更整合性的服務與療程!」國際脆弱性骨折網絡組織(FFN,Fragility Fracture Network)於28日正式成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崇桓於成立大會指出,多年來在台...
「造成玫瑰斑的因素很多,如飲食、環境刺激等,呼籲病友回顧日記找出原因,以利醫生治療!」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理事長邱品齊25日表示,玫瑰斑容易復發,需從生活中找原因以減少復發機率。醫師王芳穎建議病友寫日記...
若生重病,未來採用新療法的限制將更減少!衛福部25日通過《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立法,盼促進再生醫療領域發展。法令通過後,若需治療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的疾病,可使用通過第二期臨床試驗的再生醫療新...
乳癌成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更出現年輕化的趨勢!民進黨立委邱志偉等人24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下修乳癌篩檢到40歲」、「及早提出病友心理照護」與「凍卵補助指引」等三大訴求。對此,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回應...
「矯正牙齒不見得要帶傳統矯正器,可以嘗試隱形矯正與舌側矯正!」三軍總醫院牙科部齒顎矯正科主治醫生李威成23日介紹牙齒矯正有3種:一般矯正、隱形矯正與舌側矯正,若民眾不希望矯正器外露,可選擇後兩者進行矯正,...
新興菸品攻入校園,據推估,近十萬青少年使用新興菸品!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楊勝雄22日於記者會表呼籲,應在學生時期就應積極介入菸害防治。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鍾心佩也指出,18歲以下的民眾仍不提供尼古...
醫院病房一床難求,其中近3成都是慢性疾病患者,醫師呼籲落實在宅住院的制度!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劉伯恩22日於記者會表示,許多慢性疾病患者其實在家就能照顧,完善「遠端治療」與「在宅住院」的規劃,並訓練家屬成...
癌症治療不能只看器官,透過健保給付的基因檢測,找出精準治療方式!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18日於記者會指出,近年醫學界發現不同部位的癌症可能源自於相同的基因突變,只要透過相同的標靶藥物就能治療不同癌...
「80歲以上及70到79歲的癌症二期的長者,申請外籍看護應免醫療機構評估!」國民黨立委游顥、黃建賓、牛煦庭、馬文君與吳宗憲等人16日於記者會呼籲,70歲以上高齡人口已達275萬,他們盼申請外籍看護的門檻能...
夜間打鼾呼聲超大聲,不僅吵到床伴睡眠,更是身體健康警訊!台灣睡眠學會理事長周昆達15日於記者會指出,調查結果發現,8成民眾曾因打鼾噪音而失眠,但僅1成會勸打鼾者就醫。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莊立邦指出,近九成...
近來西布特羅、蘇丹紅、寶林茶室、小林紅麴菌、藏壽司食物中毒等食安案件不斷,行政院長陳建仁終於不忍了!他11日特別在院會中裁示,要求衛福部啟動溯源與查緝機制,並新增輕症者網路通報機制,讓政府可以更快速掌握個...
支持生理用品免營業稅,將是促成性別平權的第一步!三黨跨黨派立委黃珊珊、萬美玲與莊瑞雄等人10日共同於記者會指出,未來會持續推動「月經平權」的運動,盼台灣公廁都能提供生理用品。黃珊珊指出,因為新興生理用品推...
老化鬆弛不只是關乎皮膚,更涉及骨骼結構!知名醫美診所院長陳榮峰31日在座談會表示,過去常常認為老化是因為皮膚鬆弛、蘋果肌塌陷等狀況,並於皮膚進行玻尿酸填充,但其實老化來自骨骼變化,如果不考量調整骨骼結構,...
治療臉上斑點不能只看表面,膚況變好需看黑色素沉澱狀況!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資深主治醫師王研人31日於研討會指出,雖然有些肝斑患者接受雷射治療出現「反黑」的狀況,但皮膚內部的實際狀況已有改善。皮膚專科醫師陳建...
台北市寶林案延燒,疑似由「米酵菌酸」引發,醫師們解釋,該毒物屬於粒線體毒素,會使人體無法將氧氣轉換為能量,出現休克、器官衰竭等症狀,極少量的1.5毫克米酵菌酸也可能致命,致死率超過3成。該病菌只要與發酵食...
「寶林食安事件、小林紅麴與蘇丹紅各有成因,但政府都會檢討!」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被本報記者問到,近來食安問題讓民眾人心惶惶時如此回答。王必勝也說,寶林食安事件與一般食安事件同時集體中毒不同,且毒性更厲害,但感...
「網路上居然可以買國外未經我國查核的藥物,政府應積極取締!」民眾黨立委林憶君28日表示,網路上很多藥物都是非法販售,沒有藥證字號與中文仿單,若不嚴加追查,恐傷害民眾健康。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監事李懿軒也...
吸菸不只傷肺,還會導致腹部脂肪發炎!醫學期刊最新發現,透過人體遺傳差異進行統計分析,顯示吸菸與腹部脂肪增加有關,若嚴重更會造成發炎、疾病。對此,研究者建議透過運動減輕壓力,戒掉吸菸壞習慣。 ##吸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