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又老又胖專題6-3》輕微肥胖更健康? 長者勿胡亂減重

簡嘉佑 2024/07/09 17:51 點閱 18936 次
專家表示,不應以年輕人身材的要求來同等要求老人,高齡者輕微過重可能更健康,其最適BMI介於24到27之間。(Photo on WikiCommons)
專家表示,不應以年輕人身材的要求來同等要求老人,高齡者輕微過重可能更健康,其最適BMI介於24到27之間。(Photo on WikiCommons)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專題報導】儘管肥胖、高脂對長者身體有不小的危害,但專家們卻不約而同強調:「不要隨便要求長者減肥!」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就提到,60歲以後減錯反而可能加劇肌少症。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則強調,不應以年輕人身材的要求來同等要求老人,高齡者輕微過重可能更健康,其最適BMI介於24到27之間。

國健署2023年《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指出,老年人隨著身體質量指數與腰圍的上升,出現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增加,但整體死亡率卻下降的現象,出現所謂「肥胖矛盾」(obesity paradox)的狀況,所以要界定高齡者過重與肥胖時,需要更審慎的評估。

高齡減重反不健康

「不應以年輕人身材的要求來同等要求老人,更不該要求長者刻意減重,」許志成強調,老人容易有治療慢性病或住院的需求,這些都需要體力回復,而高齡者的體力與身體素質,當BMI在22以下表現更差,BMI超過30表現也不好,所以最佳BMI應介於24到27。

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強調,「長者減肥要非常小心,60歲以後不要隨便減重,不小心減到肌肉,還會造成肌少症。」他指出,雖然普遍要求一般大眾的BMI不要高於22,但隨著年紀增長,BMI的標準也可以逐漸放寬,到了65歲的BMI標準大約是在25左右。

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李龍騰說,就算老人的BMI或體脂肪超過正常標準,也不見得不健康,重點是看長輩有沒有其他疾病,包括心臟病、退化性關節炎或癌症等症狀。

共病、腰圍共同評估

李龍騰分享,常常說太瘦的老人「沒有老本」,因為當臥病期間,體內有脂肪可以提供熱量的話,就會比其他長者有更高的存活率。他指出,對老人家來說,減重並非直接的健康策略,反而應整體評估他的身體狀況,包括身體樣態、腰圍、胸圍等不同指標。

家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張皓翔說,隨著高齡者普遍出現體脂過高的狀況,但這主要是因為肌肉與骨骼密度減少,所以不需要特別強調對肥胖對長者的傷害,反而更應注重增肌。他強調,不建議高齡者過度減重,除非是肥胖造成心血管疾病或膀胱系統出問題,才會建議進行減重。

他指出,就老年肥胖的問題,要綜合考量共病與功能衰退的狀況,高齡肥胖個案的差異比較大,不應用單一制式化的指標來檢視,再來決定適當的治療指引與適當體重。

長者不得已才減重

「如果真的需要減重,也不能採用年輕人那種『少吃多動』的方式,」李龍騰指出,其實沒有多少個老人家有辦法很自由去運動,甚至能達到該有的運動量,而且一瞬間運動量過大,還可能會造成髖關節的嚴重負擔,建議長者進行簡單的身體負重運動,並採用更靜態運動模式。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