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上男性,已有6成出現脂肪肝!美兆健檢機構統計國內7萬多人資料後發現,脂肪肝比例竟高達44%。書田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脂肪肝可透過飲食控制及運動改善。美兆桃園診所院長張盈寬建議,保持每週3次、連續...
全球每年竟有超過百萬新生兒,在出生未滿1天內就夭折。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表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280萬新生兒,因感染、營養不良或分娩過程所導致的併發症,在出生後28天內死亡。基金會強調,避免新生兒夭折最直接...
乳癌治療已成長期抗戰!罹癌20年的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指出,乳癌極易復發,患者需長期治療。北榮外科主治醫師曾令民表示,逾6成患者可接受荷爾蒙治療,但平均1年後會產生抗藥性,目前已有輔助藥物能延長荷爾蒙...
過去僅認為寫作能提升文法、句構等語文表達能力,沒想到研究發現,寫作能改善情緒和抑鬱,科學家表示,藉由寫作重審反省,能釋放壓力,健康自然會跟著來。 據《Mic.com》網站報導,2005年即有學者做過...
常喝全脂牛奶或食用奶油,有助預防第2型糖尿病。瑞典隆德大學團隊在「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上發表研究指出,每日固定攝取含高脂肪的乳製品,可減少第2型糖尿病風險達23%。隆德大學臨床醫學所副教授尤莉卡艾瑞森...
國內失智症研究登上國際頂尖期刊!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助研究員陳韻如團隊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的研究發現,過去被認為是「漸凍人症」致病原因的「TDP-43」蛋白,除與老年患者為主的阿茲海默症有關,若組成「球狀聚...
在雅文兒童聽語基金會號召下,20位聽損兒及家長將在10月5日開跑的永慶盃台北賽場上,展現苦練2個多月的成果,獻唱〈快樂天堂〉。長期與長庚醫療團隊合作的「台灣之光」景美拔河隊表示,跑步可增強心肺耐力及平衡協...
「白米公主、玉米小龍、黃豆鐵人經眾人的加油、灌溉後,成長茁壯並擊敗黑心食品。」台北醫學大學16日舉行「食品安全守護聯盟」誓師大會,向國人宣誓聯盟捍衛食安的決心,會中學生表演精彩舞蹈、創意短劇,象徵年輕人的...
一種體內特有的「Foxp2」基因型,或許是人類能利用語言溝通的關鍵之一。 過去研究顯示,有Foxp2基因突變家族史者,在口說及語言理解力方面都有缺陷。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黑心油風暴延燒邁入第12天,問題油品及相關食品名單不斷增加,衛福部食藥署在15日傍晚再度表示,黑心油事件「已告一段落」;北區管理中心簡任技正王德原指出,由非法油品製成的食品,從14至15日僅增加4項,顯示...
民眾對愛滋病仍存在諸多迷思!露德協會調查發現,竟有逾2成民眾認為,與愛滋感染者一起洗澡、泡湯、游泳可能會被傳染;協會秘書長徐森杰強調,愛滋病毒離開人體30秒至3分鐘後就會死亡,也不會經皮膚入侵人體。台大感...
顏面手術也靠電腦導航定位!北榮口腔醫學部主任高壽延指出,過去外科手術僅能仰賴醫師經驗,但隨著導航、3D影像及列印技術進步,有助提高診斷及手術準確性。北榮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吳政憲則表示,由於健保未給付,導...
嗜吃「重鹹」的老菸槍,小心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 瑞典于默奧大學團隊發表於《風濕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吸菸者若長期攝取過多鹽分,將提高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
父母偏心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很受傷,更可能提高青少年吸菸、酗酒及藥物濫用風險。 美國楊百翰大學團隊發表於《家庭心理學期刊》的研究,調查近300個家庭後發現,在成員間彼此互動與情感較疏離的家庭中,常感到父...
科學家朝釐清阿茲海默症病因又邁出了一大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團隊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部分年長者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關鍵,在於大腦面臨可能「毒害」神經細胞的異常蛋白質威脅時,會「投入」更多...
「我希望看了《走下去,才有驚喜》一書的孩子,在他們日後的歲月中,如果遭遇困難或挫折時,可以回想曾經聽過一對罕見疾病姊弟的生命故事,」罕病兒爸爸巫錦輝寫道,「因著永不放棄,走出不一樣的人生,而願意再次檢視自...
外界常有迷思,認為癲癇患者不宜傳宗接代,或懷孕期間應停止服藥。癲癇醫學會幹事周建成指出,有家族病史者僅不到5%,確定與遺傳有關者更是少數,因此患者毋須恐懼懷孕。北榮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倩則強調,使用部分癲癇...
為了消除皺紋施打肉毒桿菌,不只會暫時變得「面無表情」,更可能有礙青少年情緒表達及心理發展。 我衛福部目前規定,未滿18歲者,由於仍在發育階段,除非特定且必要的醫療行為,不得接受眼部整形、隆鼻、植髮、...
對銀髮夫妻來說,西方俗諺「老婆要快樂,人生才幸福(Happy Wife, Happy Life)。」或許是婚姻幸福的關鍵。 美國羅格斯大學與密西根大學團隊發表於《婚姻與家庭期刊》的研究,調查近400...
就算「只胖了一點點」,血壓還是會明顯升高。 美國醫學重鎮梅約中心團隊在美國心臟學會高血壓年會上發表研究指出,即便體重僅略微增加2至5公斤,血壓也會明顯上升。梅約中心醫師奈瑪卡維辛解釋,略胖幾公斤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