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青少年睡不足 調整上課時間

李昀澔 2014/09/28 18:06 點閱 5474 次
研究指出,青少年生理時鐘傾向晚睡,因此應延後上學時間,才能發揮最佳學習效益。(photo by pixabay.com)
研究指出,青少年生理時鐘傾向晚睡,因此應延後上學時間,才能發揮最佳學習效益。(photo by pixabay.com)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中學生上課時「睡成一片」怎麼辦?英國牛津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發表於《學習、傳媒與科技》期刊的研究認為,調整上學時間才是治本之道。

牛津臨床神經科學及哈佛睡眠醫學團隊分析近20年來,70餘篇有關青少年睡眠與學習的相關研究後發現,青春期時體內荷爾蒙分泌產生劇烈變化,連帶影響生理時鐘,但由於現行教育體制下的上學時間,多以符合家長上班時間為主,導致青少年普遍晚睡、早起,因而產生易怒、焦慮或缺乏學習動機等問題。

研究人員分析,若青少年須在上午6點起床準備上學,則至少應在前晚11點就入眠,但青少年往往在凌晨2點時,仍處在「精神奕奕」的狀態。研究人員強調,上學作息應配合生理時鐘,才能發揮最大的學習效益。

2013年美國教育研究學會年會上曾有研究顯示,13至14歲的中學生分別在上午10點及下午2點接受詞語測驗,結果同樣的試題,下午2點的平均測驗成績較上午10點高出10%。

事實上,有關是否應延後上課時間已爭議多年;2011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晚點上學」(暫譯)曾發表調查指出,近85%的青少年都睡不飽,呼籲教育當局調整上學時間。美國現任教育部長阿恩鄧肯也曾在演說場合及個人「推特」網站公開贊成延後上學時間,他雖未明確表示「幾點上學」最恰當,但強調各地方政府有責任讓青少年「睡飽再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