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零嘴「即食豆乾」裡到底偷攙了多少工業用染劑「二甲基黃」?衛福部食藥署代理署長姜郁美17日指出,市售豆乾類產品及半成品驗出的二甲基黃含量都很低,約在10億分之2.1至63.6之間,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會對人...
高知識份子若出現記憶衰退的狀況,要小心中風!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團隊發表於《中風》期刊的研究顯示,擁有大專以上學歷者若出現記憶受損情形,中風機率比低學歷者高出39%。 伊拉斯姆斯大學神經流行病學...
小孩上法庭別害怕!透過預先了解開庭流程及法庭空間,有助緩和兒童上法庭的緊張與不安。善牧基金會與衛福部合作拍攝宣導影片《做自己的英雄》,透過輕鬆的微電影及動畫,介紹法庭座位分配、法務人員職責及開庭流程等「法...
被說長了張「大眾臉」大概沒人會感到開心,但最新研究顯示,長相沒特色,較容易第1眼就獲得他人信賴。荷蘭奈梅根大學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團隊發表於《心理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儘管大眾臉「吸引人」的程度不高,卻被認...
偷攙非法染劑「二甲基黃」的即食豆乾品項增加至36項!衛福部食藥署17日上午公布攙入工業用染劑二甲基黃的豆乾品項最新統計結果,包括「德昌」出品的5種、「一金湖」3種、「祥邑」3種、「百味」1種、「居賢」5種...
未來只需15分鐘,就能評估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國研院團隊16日發表「睡眠障礙風險評估」技術研究成果,可將傳統生理檢查時間,由1週縮短至15分鐘,且受測者毋須等待動輒長達數月的候位時間。林口長庚睡眠...
連豆乾也中鏢了!衛福部食藥署16日指出,德昌食品公司生產的「油片」與「黑胡椒豆乾焙烤後」半成品,以及「黑胡椒豆乾」、「素食香菇豆乾」、「沙茶豆乾」等3項成品,都驗出違法添加工業用染劑「二甲基黃」。此外,台...
明年起,1歲以下嬰兒也有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接種了。衛福部疾管署16日宣布,原本只提供1至5歲幼兒接種的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適用範圍將擴及至年滿2個月的嬰兒,預估明年約有48萬名嬰兒受惠,...
豆干也爆發食安問題!衛福部食藥署16日指出,德昌食品公司生產的「油片」與「黑胡椒豆乾焙烤後」半成品,以及「黑胡椒豆乾」、「素食香菇豆乾」及「沙茶豆乾」等3項成品,都驗出違法添加工業用染劑「二甲基黃」。此外...
寒流來襲,若發現街友,可報知1957專線,將有專人提供遊民禦寒服務。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16日表示,由於此波寒流造成全台氣溫驟降且低溫天數較長,已結合民間社福團體啟動「低溫關懷」機制,將有意願接受安置的...
過去諸多研究已指出,許多民眾已出現所謂社群網站成癮症,但美國最新報告進一步提出警告指出,社群軟體的重度使用者更可能濫用物質,包括酗酒、濫用藥物,甚至出現情緒控管問題。 紐約州立大學調查292位18歲...
為避免患者重複用藥而架設的「雲端藥歷」自上線以來,全台醫療機構1季就節省藥費約13億元。基層診所醫師張金石及蔡瑞頒都表示,年長慢性病患者常有到處看病、拿藥的習慣,雲端藥歷則可追蹤患者所有領藥紀錄,避免重複...
有輸血需求時要找「血庫」,需要移植骨骼時,則得向「骨骼銀行」求助。林口長庚成立骨骼銀行近30年,支援外傷、腫瘤、先天畸形、關節置換等骨骼移植手術已突破萬例,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醫療機構骨骼庫。台北榮總骨骼醫...
為解頭痛喝感冒藥水卻上癮、一站起身就頭痛、性行為時頭部產生宛如遭到重擊般的劇痛……,台北榮總「頭痛」醫學團隊長期研究各種有關頭痛的疑難雜症後發現,民眾常有仰賴市售止痛藥或感冒藥水緩解頭痛,卻反致症狀加劇的...
杜絕濫用止痛藥造成的頭痛、開發帕金森氏症與動作障礙的整合治療、骨骼移植手術破萬例、運用腸道重建聲帶、食道、陰道及子宮頸等創新醫療技術,都獲得第17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肯定。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1...
為避免患者重複用藥而架設的「雲端藥歷」上線以來,光是今年第3季,全台醫療機構就節省藥費約新台幣13億元。 衛福部健保署15日舉行雲端藥歷系統應用創意比賽頒獎典禮,表揚台中榮總、彰化基督教與桃園怡仁等...
16日寒流氣溫下探8度,冷颼颼的天氣除了多穿衣服、使用暖暖包外,還能怎麼保暖?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醒,冬天若「縮成一團」,反而會讓肌肉與軟組織緊繃,愈坐愈冷、筋骨痠痛,所以愈冷愈要動動手腳,保持血液...
男人常向女人低聲下氣,或許不是因為女人愛生氣,而是男人太容易「幹蠢事」。英國新堡大學團隊統計10餘組臨床報告後發現,男性因極度荒謬的運動傷害及交通事故,被送進急診室、甚至喪命的比例遠高於女性。研究人員進一...
「補充保費」扣費標準放寬了!預估有80多萬名中低收入民眾受惠。衛福部社會保險司11日宣布,自明年1月起,將利息、股利、租金及執行業務收入等單筆扣費下限,由5千元調整為基本工資19273元,明年7月起則升至...
「重症末期患者的家屬不是不願意放手,而是不知道何時該放手,因而造成無效醫療的窘況。」醫療改革基金會11日指出,無效醫療往往肇因於家屬並未通盤了解患者的病情,因而不知何時該放棄只會平添患者痛苦的無效醫療。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