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健康

年輕族群正視吸菸 作品題材生活化

林亭妤 2016/11/22 20:15

親愛的,別替我上「菸」燻妝!國健署22日舉辦第5屆「漾!青春無菸榜」得獎作品頒發典禮,作品囊括國中到社會人士,共計3986件參賽作品。國健署表示,本次參賽作品的創意與題材選擇相當生活化,盼更多的年輕族群一...

保險、健保雙吃 健保署抓違規

林亭妤 2016/11/22 20:14

3年共追回醫療院所詐領健保費用約5.2億元!健保署22日表示,針對違規申報的診所,健保署將祭出扣減10倍、停止特約1~3個月等處分。違規查處小組專委高世豪指出,醫事人員和民眾勾結保險黃牛開立不實診斷書、詐...

孕產婦免疫力差 醫:盡快施打疫苗

林亭妤 2016/11/22 18:38

孕產婦因免疫力下降,若感染流感,併發重症的情況會比一般人還來得嚴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醫師陳治平22日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對孕產婦及胎兒本身都沒有特殊危險。上個月才剛結束產假的台大家醫科醫師曹玉婷也立刻接種疫...

免疫治療抗癌 救命藥費不便宜

林亭妤 2016/11/21 21:39

癌症患者的惡性腫瘤一旦轉移,治癒機會將大幅降低。林口長庚醫院「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21日提出新型免疫治療法,可望提供給轉移性癌症患者一個新治療契機。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張文震表示,此一新型免疫治療是利用...

日常相處不會傳染 勿歧視愛滋病

林亭妤 2016/11/21 16:35

面對愛滋患者,不需要去想他是怎麼感染的。台灣露德協會21日公布街頭愛滋認知實測影片指出,有民眾認知滿分,與愛滋患者擁抱的行動力卻零分,計約有1/4的受訪者不願擁抱身旁的愛滋病友馬修。義大感染科醫師林錫勳表...

老了才會骨鬆? 中壯年成高危險群

莊舒羽 2016/11/21 13:06

「骨鬆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有疾病,中壯年已晉升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臺大醫院骨科醫師楊榮森20日在「骨骼老化防治與肌肉協調性健康介入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中提及,生活作息不正常、沉重的社會和工作壓力、長時間...

靠意志力之外 藥物戒菸并不難

林祉延 2016/11/20 18:44

為了幫助吸菸者戒菸,各醫事機構想盡辦法、招式百出,從衛教宣導到個案追蹤,重視吸菸者的依賴心理,再以藥物作為輔助,提供高品質的戒菸服務,讓吸菸者驚呼「戒菸怎麼這麼容易!」 ##藥物有效緩解症狀 「如...

吃鹽過量易失鈣 醫:恐增骨鬆風險

林祉延 2016/11/20 18:16

冬天就愛吃火鍋,小心鈉攝取量超標!根據研究顯示,尿液中鈉排放量越高,髖部骨密度值越低。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20日於「『鈉』會呷鬆,動食動來骨健康」記者會上,建議飲食習慣重鹹的人,應避免每日鈉攝取量超...

慎防黃斑部病變 失明第一隱形殺手

林亭妤 2016/11/17 21:08

黃斑部病變,是讓眼睛失明的第一隱形殺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17日指出,越來越多人因為慢性疾病間接造成視網膜病變,進一步讓視力受損甚至失明。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成國提醒,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病...

早產兒併發症 適齡婚育可降風險

林亭妤 2016/11/17 21:06

早產併發症,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產母為20歲以下、35歲以上者生出早產兒比率較高。國健署17日指出,我國早產兒發生率從95~104年都維持在8.5~9.4%之間,把握「適齡婚育」、「戒菸...

擅改劑量危害大 用藥安全有撇步

李駿民 2016/11/16 17:46

胡亂用藥後果嚴重,除危害健康更可能要緊急送醫!馬偕紀念醫院藥劑部主任李韋瑩指出,曾有民眾因誤用止痛貼片導致呼吸抑止,結果送醫急救才撿回一命。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宏一強調,必須正確使用藥物才能得到藥效,民眾...

流感疫情趨緩 疾管署:長者仍需注意

林亭妤 2016/11/15 19:21

「本週流感疫情趨緩,全國門急診就診人次下降19.7%。」疾管署15日表示,雖本週流感疫情持平,但本流感季累計至今的117例併發重症個案中,有9成都是50歲以上成人。疾管署科長郭宏偉表示,疫苗效力會隨年齡增...

遠離COPD 孫越爺爺:從戒菸做起

林亭妤 2016/11/15 17:32

老菸槍小心!1天一包菸、菸齡20年的民眾,是罹患COPD的高危險群。董氏基金會終生義工爺爺孫越15日講述個人從38年菸齡到罹患COPD種種困擾的經驗,幾乎年年都深受肺部感染折磨。國健署長王英偉呼籲,用戒菸...

企業捐疫苗顧長者 疾管署籲早接種

林亭妤 2016/11/15 17:30

「10年來企業捐贈出9億元價值的疫苗,背後省下的是高達120億元的健保支出效益。」疾管署15日公開表揚台塑集團王詹樣基金會,10年來捐贈了超過100萬劑的PPV疫苗(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給社會。台...

我人工生殖技術 醫:勝過日、韓

林亭妤 2016/11/14 23:32

「人工生殖技術,可望成為我國醫療服務的明日之星。」據國健署統計,台灣試管嬰兒出生數佔總新生兒出生比例屢創新高,過去10年更增加了2.3倍。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武國璋14日指出,隨著晚婚晚育的趨勢發展,借助...

PM2.5濃度高 國健署籲避免外出

林亭妤 2016/11/14 17:21

中、南部今(14日)受大氣擴散不佳影響,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國健署提醒,若民眾出現眼痛、喉嚨痛或咳嗽症狀時,應避免進行更多的戶外活動,尤其是長者、患有心臟、呼吸道、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避免在戶外活動中消...

衛福部推廣AED 為傷病患爭黃金時間

林亭妤 2016/11/14 17:21

為讓民眾充分了解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的使用方法、擺放位置,衛福部醫事司14日宣布「全民擊刻救援」活動正式起跑,民眾只要運用衛福部建置的[AED急救資訊網](www.tw-aed.mohw.go...

自主醫療非安樂死 醫:需再探討

林亭妤 2016/11/13 19:41

「『病人自主權力法』適用對象,包括植物人、重度失智者等。」國健署長王英偉13日指出,病人自主權力法強調民眾需要在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時候先簽署,面對未來可能面臨到重度失智等狀況時,可選擇放棄無效治療。但北市...

偏頭痛喝咖啡 醫:病情恐惡化

林亭妤 2016/11/13 18:02

「研究曾指出,『偏頭痛』在我國至少有上百萬名患者,且多為具生產力的青壯年。」高醫附醫神經內科醫師盧相如13日表示,偏頭痛被列為引發失能的第7名,但偏頭痛目前沒有準確的實驗標誌可診斷病因。北榮神經內科醫師陳...

阻塞型呼吸 應從生活型態改善

林亭妤 2016/11/13 17:18

阻塞型呼吸中止症,其實和人們的4大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胸腔內科醫師劉文德13日表示,呼吸中止問題牽扯到上呼吸道的肌肉,而這和環境與慢性鼻炎、胃食道逆流、規律運動、口腔吞咽肌肉訓練有關。劉文德並提醒,空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