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文教

9成教師任交通導護 全教總:應回歸本務

簡嘉佑 2022/02/10 13:31

老師到底需不需要負責交通導護?全教總於1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有9成學校的教師需要負責交通導護,更有3成6的學校連學生也要負責該職務。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強調,「交通導護並非教師的責任」,可以交由義交、受訓志...

調查:青少年關心世界 不熟周邊文化

呂翔禾 2022/01/26 16:55

疫情無法出國怎麼辦?用網路與閱讀培養世界觀更加重要!金車基金會26日公布青少年文化觀調查,發現雖然有超過7成覺得學習世界文化很重要,不過多數學生對於學校周邊的古蹟、台灣文化並不熟悉。金車總幹事曾清芸鼓勵青...

翻新百年大學的資訊人--專訪張瑞雄校長

林意玲 2022/01/25 20:50

【台灣醒報記者林意玲專訪】臉上堆滿笑容與誠懇,筆下流露睿智的深思。走在台北商業大學的校園裡,64歲的校長張瑞雄,是一位積極而沉穩的領導者。 八年歲月,讓他為百年北商大翻了一大番,包括領導台北商業大學...

鄉民帳號遭盜用 立委疑批踢踢有內鬼

林志怡 2022/01/20 17:22

許久沒登入的鄉民帳號在罷免案期間多次遭到盜用、成為假新聞洗版推文的「打手」!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指出,被盜用的帳號通常來自同一個 IP,可能是民眾家中未更改密碼的分享器遭到盜用。但因被盜用的都是久未使用的帳號...

私校退場轉基金會 專家:仍應合規定

簡嘉佑 2022/01/19 19:11

私校退場搖身一變成基金會?針對花蓮國光商工18日爭取改辦基金會,獲教育部初步同意。高教工會陳尚志批評,私校能以「改制、改辦或合併」的方式來迴避退場,應該立即退場、資產全數充公。但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受訪...

林依晨新書寫叛逆 為自己找平衡點

林志怡 2022/01/18 17:31

藝人林依晨的新書《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分享打滾演藝界 20 年的感悟以及人生心得,書封與內容顛覆了過往活潑、色彩鮮明的形象,用純粹的黑色、點綴顛倒的「依」字,呈現林依晨「叛逆」的本性。林依晨希望透...

台鐵要加強改革 宜鐵、基捷已有共識

林志怡 2022/01/18 12:15

台鐵改革是交通部 2022 第一工作要務,宜蘭高鐵、基隆捷運將進入環評。交通部長王國材 18 日出席新春記者會強調,「台鐵改革需要時間,但一定要讓工作能落實,這也是今年最重要工作」,至於去年備受爭議的宜蘭...

緬懷蔣經國 復興崗校友聯合獻聲

林志怡 2022/01/13 17:50

13 日的寒風中,大安森林公園露天舞台聚集了數百戴著印有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樣式、點綴著白色梅花圖樣口罩的民眾。一同紀念先總統蔣經國逝世 34 週年,欣賞復興崗校友合唱團、政工幹校軍樂班樂團、女青年對聯誼...

共讀400年台灣史 魏德聖:都是海賊王

簡嘉佑 2022/01/13 17:18

「我們都有海賊王的血統!」導演魏德聖接棒主持三立「導讀台灣」節目,帶著民眾踏上台灣土地,追溯歷史故事。魏德聖說,台灣常常忽略了荷蘭人到來之前的海盜史,玩笑稱我們其實都有「海賊王」的血統。他也說,希望能透過...

機構為失依兒少添暖 批安置政策不周

簡嘉佑 2022/01/13 14:19

「安置機構是失依兒少的最後一道防線」!立法委員吳玉琴與福利機構13日攜手送暖,捐贈發熱被、枕頭與加菜金等,好讓全台北安置機構中220名院生過個暖冬。安少安置機構聯盟秘書長吳小萍抱怨,目前政府對安置機構仍抱...

元宇宙打破次元壁 陳信生:靠私鑰加密

林志怡 2022/01/11 18:31

元宇宙的最大價值在於打破國界、空間限制,成為一個開放且公開的概念所在。HTC 去中心化長陳信生在天下雜誌主辦的「疫後新秩序、永續競爭力」論壇中指出,人類花在虛擬世界上的時間與精力越來越多,網路上的資源已經...

大指揮與歌后操刀 重現古典羅大佑

林志怡 2022/01/11 18:30

指揮大師簡文彬、金曲歌后彭佳慧最近重新詮釋歌王羅大佑 12 首經典歌曲,並以全古典的編曲製作,要展現「跨樂之美」!彭佳慧說,「這次音樂會並不會聽到彭佳慧的曲子」,全部都是羅大佑的歌曲,將在 12、13 日...

百歲人瑞揮毫 義賣春聯迎新春

林志怡 2022/01/10 17:54

「人瑞揮毫獻祝福,福虎迎春賀新年!」101 歲的鄧爺爺與 103 歲的黃爺爺一身討喜的紅衣與紅口罩,揮毫寫出兩對新春對聯,分享一身祥瑞,也希望將對聯交給基金會進行義賣,將義賣金所得將幫助更多弱勢、缺乏社交...

海量訴訟司法過勞 司改會籲改制簡化

林志怡 2022/01/10 13:13

日本人口是台灣的五倍,司法案件卻僅台灣的兩倍,司改會直指是制度惹的禍。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指出,台灣司法界長期因為過量的案件而處於過勞的狀態,這是台灣司法品質的一大隱憂,應透過活化制度、簡化法院審理程序...

痛、苦、騙的一年 十大消基新聞出爐

林志怡 2022/01/06 16:36

2021 是瀰漫的「痛」、「苦」、「騙」的一年。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說,本次入選 2021 十大消費新聞的議題中,只有消費爭議案件可索取精神賠償一項是正面消息,其他如太魯閣出軌、房價暴漲與物價上揚、因網路購...

教練體罰泳隊學童 立委憂後遺症

林志怡 2022/01/05 12:46

體罰與非正向管教界線何在?新北市某國小泳隊學生遭教練暴力以浮板擲傷、導致視力受損。家長投訴後卻被校方以「違反正向管教」回應,該名教練至今仍未受到懲處。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痛批,校方此舉等同將學生置於...

戴口罩已成政治問題 小提琴家戰戰兢兢

林志怡 2022/01/04 17:38

「在美國、歐洲,戴口罩變得很政治化。」新銳小提琴家黃俊文返台後經過 21 天的隔離與健康管理後,於 6 日出席 NSO 記者會時,充滿感慨的說,在國外有時得透過經紀公司以悲情牌拜託其他團員戴口罩,而他自己...

疫情中的慰藉 NSO演出懷舊曲目

林志怡 2022/01/04 16:08

「這次的選曲都有些懷舊、比較容易令人感動,也影射、反映時代下的苦悶,希望聽眾能在其中得到慰藉。」NSO 榮譽指揮呂紹嘉說,6 日將舉辦的 2022 藝文饗宴《呂紹嘉、黃俊文與 NSO》音樂會選曲上都是比較...

50週年獻感恩 愛樂「聲之華」唱名曲

林志怡 2022/01/04 15:57

「表演者對觀眾表達感謝的最好方式,就是帶來更精彩的表演。」台北愛樂合唱團適逢創團 50 週年,藝術總監古育中說,台北愛樂經歷金融海嘯、SARS 等挑戰後,新冠肺炎至今仍難穩定演出,但愛樂已經準備好「第二案...

深入國際文化交流 獎助計畫展成果

簡嘉佑 2022/01/03 15:01

獎助人文學者,才能更深入國際文化交流!台大經濟系教授,同為科技部司長林明仁3日於「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海外人才培育計畫」(TOP Grants)成果發表會表示,人社學者在更深入國際文化、了解國情上,有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