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因應AI快速發展與美國經貿政策不確定,政府與企業都要做好研發工作!」經濟學家林建甫26日於財經論壇指出,台灣對美順差急升,加上生成式AI、DeepSeek發展,政府與企業都要加強研發的投資;學者高長則說,隨著中國對半導體產業更加在意、還有因美國的封鎖,兩岸之間的半導體競爭會更加激烈。
注意美不合理需求
林建甫表示,美國在2005年透過產品外包、服務外包與供應鏈3大武器掌握全球發展,但如今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台灣要小心川普高關稅背後的恐嚇與勒索。他提醒說,台灣雖然對美順差提升,但近來有一部分是因為台廠赴美投資,從台灣買器材與資本設施導致,我方的談判人員需要跟美方強調此點。
林建甫說,台灣半導體是稀缺財,但如今政府讓台積電赴美投資1千億,甚至還要求興建先進封裝與研發中心,加上台積電工程師與相關供應鏈也要赴美,這對台灣的產業與安全有很大的隱憂。他也提醒說,未來要小心美國其他不合理的需求,例如大量購買美國商品、武器,貨幣升值等。
AI發展更便宜
另外,由於AI演變相當快速,除了ChatGPT以外,DeepSeek讓AI可以用更平便宜的成本發展,小型的AI模型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因此,在供應鏈重組、美國經貿政策不確定下,企業與國家都要重視科研,而台商在中國的路線也要修正,他認為中國西部內陸還在經濟發展初期,未來台商有機會投資。
東華公共行政系榮譽教授高長分析說,中國近年來在發展「2025年製造」 下,電動車、能源與電力生產、高鐵與造船都有世界規模,另外在半導體方面,封裝與成熟製程也有一定規模,且近年來勞力密集產業比例下降,高新技術行業上升,但同時又面臨產能過剩、低價出口傾銷等問題,台灣半導體將面臨更嚴重競爭。
台商退出陸供應鏈
「台灣製品被中國取代的情況愈來愈普遍!」高長表示,美中經貿博弈,「兩個標準/市場」逐漸確立下,跨國品牌大廠刻意培養本土供應鏈,台商被迫退出大陸市場供應鏈。在手機與平板晶片、液晶面板、電池模組、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還有半導體、LED、面板、PCB與太陽能都會面臨不小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