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像戒嚴? 學者:不符合定義

呂翔禾 2025/04/20 14:12 點閱 194 次
針對目前台灣是否愈來愈靠近戒嚴?學者受訪時表示,台灣目前沒有戒嚴條件,但反對黨確實受到愈來愈大壓力。(中央社)
針對目前台灣是否愈來愈靠近戒嚴?學者受訪時表示,台灣目前沒有戒嚴條件,但反對黨確實受到愈來愈大壓力。(中央社)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針對有人批評總統賴清德透過頒布賴17條、大罷免、檢調搜索、法案覆議,讓朝野陷入無盡對抗,如今台灣已經形同戒嚴。學者陳俐甫20日受訪時認為,韓國戒嚴殷鑑不遠、條件也不符合,總統賴清德應該不會輕易發動戒嚴。學者曲兆祥受訪時則說,執政黨目的就是要癱瘓在野黨,內部要和解並不容易,要看外部因素,如美國關稅或中國軍事威脅。

近來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6次覆議都失敗,司法院因為《憲訴法》新規定無法運作,監察院則針對國會改革與總預算提出釋憲,且近來檢方積極調查共諜與搜索偵辦疑似假連署,致使社會已陷入朝野對立,國會癱瘓,有輿論便認為,如今台灣的氛圍愈來愈像戒嚴了。

南韓戒嚴殷鑑不遠

對此,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受訪時指出,如今並沒有構成實施戒嚴的狀況,因為包括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解散國會與緊急命令權都沒有使用,戒嚴對賴總統來說是最不得已的選項,若前面還有民主手段尚未運用,任意發動戒嚴就會像前南韓總統尹錫悅一樣,恐面臨政治生命的終結。

他指出,國民黨與民眾黨若真的是民意多數,照理說應該會支持倒閣,但如今兩黨可能都受到人民制約,因此雖然台北市長蔣萬安喊說要倒閣,但國民黨與民眾黨仍猶疑不決。陳俐甫強調,如今台灣有一半民眾沒經歷過戒嚴,另外一半對於戒嚴則可能持反對立場,除非有中共軍事行動危及我國,才有戒嚴發動的條件。

目前沒有戒嚴條件

「戒嚴是有條件的!」台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受訪時強調,《戒嚴法》相關法規都有規定,包括「明確」且「立即」的威脅,但如今兩岸關係雖緊張,但並沒有如此種類的威脅;此外還有經濟崩潰、大型流行病等因素,但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是全球性的,之前新冠疫情也沒有戒嚴,也會讓如今發動戒嚴的正當性不足。

但曲兆祥指出,如今執政黨從行政院到立法院,就是要拖延在野黨立法的進程,包括行政院多次提覆議、民進黨癱瘓國會等,從立委去年2月新會期開始,目前已經歷經3個會期,前兩個會期執政黨除了總預算以外,並沒有提出多項重大的法案,反觀在野黨每個會期都有提出重大法案。

在野黨確實感受壓力

「民進黨透過大罷免,確實讓國民黨立委感受壓力!」曲兆祥指出,如今連國民黨黨鞭傅崐萁的態度,比起前面2個會期都熄火了不少,民眾黨目前專注在營救柯文哲,國民黨連蔣萬安都要跳到第一線,執政黨雖然沒有宣布戒嚴,但也透過各種手段讓在野黨不敢積極發揮監督功能。

曲兆祥研判,國內若能有政黨大和解,各黨主席進行會談最好,但以目前對峙局勢來看不太可能,可能就要看外部情勢如何影響選民投票意願,包括美國關稅戰,或是中國軍事威脅對台灣民眾觀感的影響,若遇到國際重大事件,民眾期待各黨放下對立下,朝野才有協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