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拿到成績單,老師也很緊張!英國因為推行新的教師給薪制度,由學校評鑑學生的表現以調整教師薪水,實行後各界擔心,教師為了提高學生成績表現,可能有作弊、資源集中等弊病。 英國教師的薪水原本以年資計算,...
12年國教會考有沒有可能恢復基測?25日國教公聽會上,許多家長與學生團體要求暫緩會考、恢復基測,避免「邊做邊調整」,讓學生權益受損。對此高中校長意見分歧,有人指出會考目的在於監測學力,作為入學依據確有瑕疵...
由於餐旅、設計等服務業科系畢業生供過於求,教育部技職司最近宣布凍漲104學年度招生名額。副司長饒邦安表示,主要為了因應社會需求的改變。而校方建議,這類民生服務科系在高職端受學生青睞,若要控制名額應從高職同...
「技專院學生數量分明增加,專任教師卻日益下降!」高教工會20日指出,技專校院為了節省人力支出,以招生、升等為由解聘專任教師,造成生師比惡化。對此教育部強調,將招生當成考績「不合理」,同時專任教師解聘、停聘...
電影學校開學囉!「全國高中職巡迴電影學校」不是指一間實質的學校,而是一門學期課程,取材法國的電影教材,結合國片電影資源,培養青少年多元的觀影興趣及習慣,讓教師、青少年同時於課堂一起扮演學員的角色,激發更多...
攸關數十萬國9生的12年國教,在今年正式施行,卻未依法行政,國教盟20日赴監察院陳情檢舉,抗議教育部尚未公布104年方案、浪費特招缺額,在12年國教決策中,也未讓「真正」的9級家長參與會議,促請監察院務必...
金曲歌王荒山亮授命掌舵,推動台語歌曲邁向新紀元。過去台語歌壇長期存在詞曲買斷機制,打壓台語歌曲創作者,如今在文化部補助下,動脈音樂決定推動「台語新浪潮」,舉辦詞曲創作大賽,給予新生代台語創作歌手優質的管道...
「要教職員減薪共體時艱,董事卻坐領高薪還有配車?」崑山中學教職員19日北上抗議,對於學校董事會違法指證歷歷。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批評,教育部若「怕麻煩」不接管,應該讓教師、社會人士接手管理。國...
12年國教該「先特」還「先免」?有教育團體批評今年會考造成公立學校缺額、無法就近入學現象,樂見制度改為先特後免;但也有團體認為,今年的假特招、招生區劃分,都可能造成社區學校招生缺額、學生無法就近錄取,在還...
日前第二次免試放榜後,許多指標性社區高中跌破大家眼鏡出缺,讓考生「看的到卻讀不到」,家長團體表示,特招名額、志願序扣分制度與私校熱門,是前中段學校缺人的主因,而不少學生意外「低分高就」,也成為後續教學一大...
高亢刺耳的尖叫聲傳出,12名舞者們以抽象的肢體和最強烈的尖叫,在廣場上一個接一個倒下,引起眾人議論紛紛。17日下午,「周先生與舞者們」舞團在松山文創園區展開「舞蹈旅行計畫」的倒數第2場表演,希望透過原創舞...
12年國教會考成績怎麼用?特招到底要不要續辦?教育部長吳思華17日與縣市首長召開會議,會後達成3項共識,特招由地方辦理、一試兩用為大前提、分發可先特後免。 12年國教爭議不斷,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與教...
14日第二次免試放榜後,教育部旋即舉辦公聽會,聽取家長、教育團體對於入學制度的改革想法,但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代表指出,學生才是主角,受制度衝擊最大,但現場卻沒有任何學生代表出席。 12年國教...
在敘利亞斷垣殘壁的街道上,音樂家阿赫曼忘我地彈著鋼琴,身旁圍著一群拿樹枝假槍的小孩,在內戰交火最激烈的時候,阿赫曼的音樂陪伴居民度過最飢餓難耐的時光。 敘利亞首都以南的亞姆克原有15萬居民,在內戰爆...
希臘教育部長希望大學生「不要一天到晚想延畢」,日前下重語要解決「萬年學生」問題,規定學生若11年仍無法畢業,今年9月就不准再註冊入學。 希臘《每日報》報導,教育部長羅維爾多認為,許多延畢生對攻讀學位...
針對永達技術學院退場一事,逾30位學生13日連署希望「原校畢業」,高教工會也指出,許多校內教職員有心改善教學,無奈董事會無心辦學、草率停辦,希望教育部能接管學校,最起碼讓學生得以完成學業。教育部技職司則表...
「如果國小本土語言老師只在課堂上放CD、念課文,學生怎麼會進步呢?」台文系教授感慨,國小本土語言教育實施逾10年,許多台文系畢業生卻礙於現行制度,無法進入教學場域。國教署副署長黃子騰也承認,很難為單一科目...
「現在是學生暑假期間,在廣場上站了半天,卻沒有半個青年進出這個育樂中心。」12日國際青年日當天,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指出,台北唯一的青少年育樂中心收費昂貴、空間不符需求,無法吸引年輕人使用,而各縣市...
「家是每個人心中的避風港!」第四屆幸福家庭日啟動儀式,8日於立法院舉行,各縣市地方首長與民間團體、教會皆響應。現場還邀請由老、中、青三代組成的合唱團體City Boys,用優美的合聲,詮釋「Edelwei...
「最大的遺憾,就是當時內戰挨了子彈,導致中樞神經受損必須開刀,影響往後的生活。」高齡95歲的韋成厚以濃濃鄉音說道他的人生故事,儘管行動不便,他仍堅持與妻子相偕來到齊東詩舍與大家分享生命奮鬥的歷史。10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