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環境

深澳排碳量驚人 環團:不符效益

楊蕓 2018/04/26 13:03

針對是否興建深澳燃煤電廠,綠色和平組織能源專案主任張凱婷26日在公聽會指出,燃煤排放的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污染,相當於大台北地區160萬台小客車排放量,比現有排放總量多出一倍,她說:「興建的一億元成本應用來...

北極海冰塑膠汙染 每公升藏1萬碎屑

陳睿仁 2018/04/25 15:40

「沒有地方是安全的!」德國海洋研究機構Alfred Wegener最新研究發現,北極海冰內的垃圾量比過去增加2到3倍,平均每公升海冰有1萬多片垃圾碎屑。指導這次研究的比肯教授表示,北極垃圾量增加代表污染無...

氣候變遷引熱浪 摧毀半個大堡礁

宋秉謙 2018/04/19 17:48

地球暖化成為大堡礁殺手,近2年來已造成半數珊瑚礁死亡!根據18日研究報告指出,熱浪及地球暖化導致世界七大美景的澳洲大堡礁生態系面臨死亡危機。珊瑚礁研究教授休斯表示,熱浪不只讓全球損失半數大堡礁美景,隨著珊...

空污成第4大死因 開發中國家最慘

宋秉謙 2018/04/18 22:44

2017年全球健康風險死因排名,空氣污染竟只輸高血壓、食安及吸菸,躍升至第4大死因!根據健康因素機構(HEI)17日的研究指出,全球高達95%的人口生活在空氣污染環境下,並導致2016年高達610萬人死亡...

台海漂垃圾研究論文 首度登國際期刊

宋秉謙 2018/04/18 13:59

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耗時5年於東沙群島實地追蹤,搭配科學方法的「反向追蹤模組」,發表了台灣首篇以海漂垃圾研究登上國際期刊《環境研究期刊》的論文,備受讚譽。鄭明修18日在記者會上回憶起家鄉澎湖白沙鄉的海灘美景...

農地工廠擬放寬 環團盼停修工輔法

藍苡瑄 2018/04/02 12:42

「農地應回歸農用,而不是讓農民夾在工廠中務農,使生產的糧食也被質疑安全性。」針對立委擬修《工廠管理輔導法》,放寬納管農地違章工廠,台灣農村陣線成員許文烽2日在立法院外表示反對。環團呼籲,政府停止修該法案,...

政府加大加速綠能 離岸風電增2GW

鄭羿菲 2018/03/22 16:26

政府將加大加速離岸風電的發展規劃!行政院長賴清德22日表示,「原規劃2025年離岸風電發電將達3.5GW,現將加碼到5.5GW,且各部會也需加速國際廠商來台投資離岸風電的申設程序。」經濟部次長龔明鑫指出,...

深澳電廠破壞環境 專家盼懸崖勒馬

譚有勝 2018/03/18 17:20

「深澳燃煤電廠沒辦法解決短期缺電危機,且大台北地區受『高壓回流』氣候影響,超超臨界機組排放空污量嚴重,政府必須懸崖勒馬!」環境專家汪中和18日受訪時強調,深澳電廠在2025年才啟用,並沒辦法在非核家園過度...

PM10創新高 朝野齊籲明訂期程

譚有勝 2018/01/17 13:15

南部PM10空污創新高!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指出,2017年號稱空污超級殺手的PM10年均值惡化,南部的60微克與北部30微克,差距1倍以上,創下了2008年以來的新高。國民黨立委陳宜民、民進...

微塑膠入侵台海 海洋毒物已入肚

楊蕓 2018/01/16 12:49

台灣海域遍佈微塑膠垃圾!綠色和平組織針對基隆、高屏沿海打撈,證實許多小於0.5公分的微塑膠已經存在於臺灣海域,並以製作容器的原料硬質塑膠及塑膠袋佔大宗,「以奧運標準泳池體積2500公噸換算,相當於一個比賽...

拉長工廠展延效期 環團批為電而修

譚有勝 2017/12/12 19:47

「空污法不是為健康而修,而是為用電而修!」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葉光芃12日受訪時批評,政府將工廠合法許可證展延效期從2年提高到3~5年,恐讓空污改善遙遙無期。他也擔心,政府將工廠許可證審核交由中央訂定統一...

北部空污橘色警戒 專家:恐爆紅害

譚有勝 2017/12/04 19:58

入夜霾害恐襲台!環保署4日表示,入夜後東北季風將南下,夾雜著來自中國大陸的PM2.5,以每小時最高濃度80~90μg/m3 漂向台灣,北部地區將首當其衝。監資處長張順欽指出,「此波東北季風將在今、明2天將...

空汙主要源自本土 學者:限制工廠排煙

楊蕓 2017/12/03 22:36

自29日全台爆發嚴重空汙,連空氣品質較穩定的北部也淪陷。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員汪中和3日受訪時皆強調,當天汙染源應屬「境內汙染」,而非從北京吹來,汪中和建議政府,「應訂定更...

風電引環保爭議 經部:3階段把關

譚有勝 2017/11/23 18:15

離岸風電恐影響白海豚生存,引爆環保爭議。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23日表示,政府將在規劃、施工、營運3個階段顧及環保。他說,規劃工程時,將在白海豚棲息地1000公尺以外的地方建設工程。至於施工過程中,業者將優先...

台灣氣候風險第7 天災問題無關碳排

譚有勝 2017/11/20 16:59

針對我國成為台灣氣候風險高局全球第7位,是否與燃煤發電廠有必然的關係?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20日受訪時表示,此次台灣氣候風險評比高是因為2016年出現罕見低溫,受到6次颱風侵襲等環境偶然因素所造成,並非受人...

氣候公約大豐收 能源政策亮相外媒

譚有勝 2017/11/20 14:10

台灣代表團出席聯合國氣候公約大會(UNFCCC COP23)大豐收,不僅和友邦國家進行多達31場次雙邊會談,中央氣象局也將協助索國設立氣象資料庫,提高雙方的合作關係。環保署署長李應元重申中央6大部門,包括...

解決全球暖化 禁煤不如「抽碳」

陳睿仁 2017/11/20 12:33

解決全球暖化就是現在!受到中國煤礦業復甦影響,全球碳計畫預估今年全球碳排放將成長2%以上。儘管英國和加拿大在上周的聯合國氣候會議提議禁煤,並獲得20多國響應,但專家表示,只有將碳從大氣中抽出,才能有效減緩...

減碳路徑公佈 汰換老舊燃煤機組

譚有勝 2017/11/15 15:22

「2025年全台天然氣發電占比要達50%,燃煤占30%,再生能源占20%。」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15日表示,台電各發電機組發電量在未來8年,空汙排放量將逐步減少3成5, 2020年燃煤發電占比也將減至43%...

再生能源下一步 綠能大國指路

林晏如 2017/10/24 13:56

歐洲綠能大國如法國、荷蘭和丹麥駐台機構代表,23日紛紛針對台灣綠能產業發展提供建議。丹麥代表認為當人民開始關注時,才能引發政府重視綠能產業發展;法國代表則表示,政策與法規穩定,才能讓業者發展綠能產業無後顧...

各部會總動員 推行SDGs才有效

林晏如 2017/10/22 19:38

「很多人以為健康問題可以直接丟給衛生部,但是只靠1個部會無法帶出很大的影響。」帛琉衛生部長Emais Roberts認為要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應與各部會一起合作。各國衛生部長也紛紛表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