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長期存在農地轉蓋違章工廠的問題,日前行政院承諾修改《工廠管理輔導法》來處理,但環保團體28日踢爆,修法草案內容是要將這些工廠就地合法,此作法不只架空台灣所有國土空間計畫,更會使現有農地破碎化。台灣農村...
環保署自民國104年修正《水汙染防治法》,歷經5年「治水」有成,違法排廢汙水的案件自修法前的429件降至254件。環保署水保處處長顏旭明將功勞歸於檢舉民眾,他表示,104年至107年共有115件告發案,判...
走私穿山甲數量驚人!英國研究發現,由於穿山甲鱗片被相信具有醫治疾病的功效,因此,近幾年來被不肖分子大量捕殺與走私,導致亞洲的穿山甲數量正急遽消失,2000至2013年走私數量已超過一百萬隻以上,堪稱地球上...
雪梨當局陷入兩難,提高大壩儲水高度可保護下游房地產不受洪災,提高的水位卻恐淹沒文化遺產!雪梨華岡巴水壩因其歷史性與儲水上游是原住民生活環境,而被列入文化遺產,但日前傳出,當局考慮提高儲水高度,以免下游新建...
英國的燃煤、石油與天然氣業,每年造成至少400億英鎊的環境災害。環保團體地球之友從排碳造成的成本分析,發現英國石化燃料業在營運過程中,對環境留下的損失巨大。該組織呼籲當地政府該對污染者徵課新的碳污染稅,促...
「人人有水喝」是今年聯合國322世界水資源日的標語,而環保團體也於21日抗議交通部執意通過影響北部翡翠水庫水質的「北宜直鐵」,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主任說,若強行用政治力量通過,開發造成的河川淤積將...
「蕨類能吸收並淨化空氣中的甲醛。」環保署空保處處長吳盛忠19日表示,家長買給小朋友玩具和家具,都容易揮發出大量的甲醛氣體,這嚴重威脅孩子的健康。他說,若能在家中自行組裝一面「綠牆」,不僅能淨化有毒氣體,更...
人類製造垃圾,並隨意排放到海洋,造成生態危機。近日在菲律賓,有一條死鯨被沖到岸上,當地博物館工作人員經解剖後發現,至少有40公斤的塑膠袋累積在鯨魚胃中。當地非政府組織呼籲,希望各國能儘速採取行動,不要再把...
「為遏止空污再惡化,今年中將再祭出減煤要求,並堅持讓中火停掉一部機組。」台中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宏益18日受訪時指出,近日中部空品不佳,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停機機組卻未減反增,環保局卻無法要求中火降載,引起中部民...
以往被認為發展落後的非洲,現在卻可以利用當地資源,發明許多環保科技,造福當地居民。有報導指出,非洲各國發展不同的綠能運輸科技,希望可以在發展經濟同時,讓人民生活更便利,同時達成節能減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男子驚險從鯨魚口逃生!南非日前1名潛水人員在執勤時,意外遭到1隻重15噸的鯨魚吞進口中,千鈞一髮之際,鯨魚又將男子從口中吐出,讓男子撿回一命。舊約聖經曾記載,先知約拿因為拒絕上帝吩咐而被鯨魚吞進肚子,之後...
中油將在大潭海域建設天然氣接收站,環團希望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能擋下開發案。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於14日在營建署門口召開記者會,希望大家能持續為藻礁發聲。在內政部委員會如通過開發案,中油將取得開發許可,大...
空氣汙染奪走人命比以往估計多出2倍。歐洲科學家利用最新數據分析後發現,歐洲每年因為空污而早死的人數約80萬人,平均每人在世上少活2年以上。從最新研究結果指出的數據相比,全球因為空氣汙染而被奪走的人命,早已...
不讓地球升溫,就別讓陽光進來。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日前提出新的分析結果指出,透過在大氣中噴灑能阻斷陽光的化學物質,將可讓地球升溫減半,避免氣候變遷隨之帶來的可怕災難。不過,其他學者認為,以人為方式干擾大自然...
以距離斷層做為評估標準而言,有教授認為台灣的核電廠都太過靠近活動斷層,現有核電廠不應繼續延役。不過也有支持核能的專家認為,台灣也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需要透過核能做為承接再生能源的發展,並持續減碳,面對「人...
跟進中國,印度也全面禁止外國進口塑膠廢棄物至當地。根據當地環保部門指出,為了拉近製造廢棄物與回收能量之間的差距,印度政府這次將修法,讓當地不再收容外國進口的垃圾,印度也承諾將在2022年全面淘汰單次使用塑...
土壤可以協助對抗氣候變遷?最近一項研究顯示,濕地土壤可以將大自然中許多有機質埋起來,協助我們對抗氣候變遷,在減碳上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角色。 根據《[BBC]( https://www.bbc.com...
「台灣不能,也沒能力廢核!」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10日於民間能源會議中表示,「核能是生活的必需品」,能源政策因各國環境而異,不能盲目照搬,才能避免「東施效顰」。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明鉅也提醒,國家現在面...
「政府應順從民意!」中央大學教授梁啟源10日於民間能源論壇指出,當前政府的能源政策容易造成電價上漲、空氣汙染等民生問題,甚至導致北部區域供電失衡,引發嚴峻的缺電危機。財團法人綠色生產力基金會顧問黃宗煌也表...
冬天,台南七股常出現黑面琵鷺的身影,或許民眾沒有太認識它。農委會特生中心與台師大李壽先老師的聯合團隊,在歷經兩年多的研究後,於7日公布解開黑面琵鷺的基因序組,讓台灣的保育里程又往前邁進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