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王慶宇綜合報導】科學家有望透過衛星監控海漂塑膠垃圾!英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教授碧爾曼發現,塑膠對光的反射與其他海上漂浮物有所不同,透過歐盟「哨兵衛星」的衛星圖像,她得以利用這一特性監控海上的塑膠分佈。碧爾曼希望透過開發自動化的數據搜集程式,能在未來讓衛星自動辨認與追蹤海漂塑膠。
飄物不會吸紅外光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儘管衛星能大範圍監控地表的變化,要令其追蹤海漂塑膠卻有難度。由於多數的海漂塑膠是物件如塑膠袋、寶特瓶等,面積遠小於衛星的最大解析度,在實務上不可能從衛星圖中辨識出單一塑膠物件。
但碧爾曼教授表示,他們還是可以偵測到海漂塑膠的集合。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該團隊選擇了歐盟的哨兵衛星2號進行實驗。他們的研究發現,時常與海漂塑膠垃圾一起入海並在海面漂浮的還有植物殘骸,科學家只要能區分兩者差別,就能成功偵測到塑膠。
科學家首先發現,海水會吸收近紅外光,但海面漂浮物並不會。而在近紅外光譜中,植物殘骸會吸收當中的紅色波段,塑膠則比較不會吸收,科學家因而能藉此先鎖定有漂浮物的區域,再從中分離出塑膠。
哨兵2號監控污染
《歐洲太空總署》指出,哨兵2號是由兩顆姐妹衛星所組成,是歐盟「哥白尼計劃」的其中一環。在平時,哨兵2號負責監控地表的陸地、大島嶼和近海水域,且每5天就能完成全地表的繪製。
目前哨兵2號能監控地表的環境變化、追蹤湖泊或沿岸水域的污染情形,甚至能追蹤火山或洪荒爆發。碧爾曼教授的計畫就是利用哨兵2號能監控沿岸水域的特性進行,因為大多數的海漂塑膠都是由河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