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總統雖宣示要2050年淨零碳排,但只有35.9%民眾知道,政府要更努力宣傳,從公共建設帶頭示範!」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媽盟)3日公布氣候變遷認知民調,只有35.9%民眾知道政府2050年淨零減碳的目標。...
「七股光電的大量開發已侵害在地民眾生活品質與居住權,希望政府做總量管制、禁止縣道61以西地區開發,並讓在地參與協商!」搶救七股大地聯盟3日有超過200位七股鄉親北上,到總統府前抗議七股光電過度開發。當地里...
「我國河川的多溴二苯醚、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含量有點高,仍需持續監控,以評估調整措施。」環保署化學局技士邱美璇1日在成果發表會表示,我國多氯聯苯、戴奧辛等過去曾造成大污染的有毒物濃度已獲得控制,但如短鏈氯化石...
「台灣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都有遵從《斯德哥爾摩公約》規定,透過跨部會合作監控、宣導,設法讓污染消失!」環保署化學局簡任技正董曉音1日在發表會上表示,有機污染物(POPs)容易累積在生物體內不易分解,會造成癌...
經濟部已把2025年的綠能目標下調至發電量的15%,雖漁電共生有助綠電發展,卻是弊端重重!立委們26日質詢時指出,漁民目前遇到光電業者搶地、土地租金高漲等狀況,重傷他們的工作權利,更有漁民將北上至行政院抗...
新冠疫情不只讓世界發展慢下來,還使人忘記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一項針對1900萬條推文的網路使用習慣研究發現,2019到2021年間人們對新冠肺炎的關注,導致氣候變遷備受冷落,下滑了3成。政治學者指出,人們能...
為追蹤全球化石燃料而設的數據庫「Carbon Tracker」19日正式啟動!環保團體與能源監測機構表示,「該數據庫將追蹤全球化石燃料生產,並且是完全公開且透明的」。該數據庫創辦人坎伯納說,盼能藉此監督各...
搭電動公車有好康,每次最高可補助2.12元!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將「電動公車新未來」活動告牌呈現在台前,以象徵台北綠色城市的啟動。為推動北市公車電動化,台北市政府宣布祭出如補助乘客車資、設立電動車充電站,並宣...
志工們在五層樓高空垂降,揮舞旗幟呼籲全聯福利中心減塑!綠色和平行動志工8日在西門鬧區,拉著鋼索攀爬五層樓高的大型看板,一同完成高空集體畫作的最後一筆,以高空創作呈現全聯的「塑膠業績」,呼籲全聯提供大眾「無...
淨零碳排喊假的!調查顯示,全球政府2021年對化石燃料的補貼金額高達7千億美元,較前年幾乎是翻了一倍。在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能源價格節節高升,民眾難以負擔能源成本,導致政府不得不出手補助。但專家痛批,補貼化...
氣候變遷加劇,水資源也變得愈來愈不穩定,農業也爆發缺水危機。然而,回收排泄物製成肥料,可能成為解方,不僅節省清理用水,排泄物本身也富含水分,還能減少使用大量碳排放的合成肥料,加速淨零碳排的速度。目前企業透...
非洲在2050年將因氣候變遷產生1億的氣候移民,讓聯合國29日召開「非洲氣候周」商討因應作為,為期一周的活動將聚焦非洲因應嚴重乾旱、洪水的改善作為,還有如何減緩氣候移民危機,並連署要求富國協助非洲對抗氣候...
半導體溫室氣體的間接排放佔75%,要努力節能,並多用綠電!環團與學生2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半導體業者仿效台達電、緯創等企業的減碳模式加速淨零碳排轉型。台中市爭好氣聯盟執行長岳祥文直言,台積電2025年用電...
抗旱抗熱的傳統作物,成為氣候變遷下的糧食救星!世界過度依賴稻米、小麥與玉米三項作物,在氣候持續變遷、水土不斷流失的狀況下,全球糧食穩定度相當低。其中,西非小米、芋頭與荇菜等作物因為耐旱、耐熱的特性,成為農...
家貓到底能不能到野外散步?生態專家認為,家貓會殺害大量的野鳥與哺乳類,導致鳥類數量減少,強調「任何家貓都不該出現在野外環境」;但另一派聲音說,氣候暖化與城市擴張才是鳥類銳減的原因,呼籲實行「飼主禁止在鳥類...
外來種是雙面刃!島嶼因為限定的地理環境,許多生物演化出截然不同的樣態,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旦多受到外來種的嚴重侵害。最新研究指出,觀察上千個有驅趕外來種的島嶼,有88%的生物多樣性都有增加;但學者指出,...
海洋也有野火?研究竟發現魚糞能拯救過熱的珊瑚。近日氣溫飆高、風勢弱,導致地中海創下近31度的高溫,讓海洋生物面臨野火般高溫的侵襲,加速了珊瑚的白化。但科學家指出,魚糞也許能成為拯救珊瑚白化的一線曙光。 ...
停車場搖身一變成農場!新加坡地狹人稠,糧食自給率不到10%,容易受到全球供應鏈影響。近年更因為新冠肺炎、俄烏戰爭等狀況,導致糧食危機頻傳,新加坡政府盼透過提供停車場頂層的土地,進行都市農業,以增加糧食供給...
塑料流入海洋、高溫水母暴增,已造成海洋環境負擔。早在過去就有樂高四散海洋的紀錄,如今類似的塑膠製品經過風吹雨打,形成的微型碎片已經充斥自然界,人們每天至少吃下一張信用卡的塑料。而水母近年則因海洋暖化過度繁...
瀕臨絕種的野生老虎消失速度減緩,有些地區還略有增長,令生態界振奮!據外媒公布國際自然保育協會(IUCN)調查,野生老虎數量比2015年估計的數量多40%,研究認為,是因為監測技術進步加上棲地復育有成,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