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加速汙染 南極雪地首見塑膠微粒

呂翔禾 2022/06/09 14:35 點閱 22639 次
科學家首次在下落雪中發現塑膠微粒,顯示環境污染的嚴重程度。(photo on pixabay)
科學家首次在下落雪中發現塑膠微粒,顯示環境污染的嚴重程度。(photo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連最後的淨土都遭到塑膠汙染!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團隊8日表示,他們首次在南極的落雪中找到塑膠微粒,有些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科學家擔心,這象徵塑膠汙染的影響力遠比想像中大,且雪中若含有太多雜質,也會讓暖化加速,並反過來影響依賴融雪為主要水源的人們。

8成是PET(聚乙烯)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團隊8日發表首次在南極落雪中觀測到塑膠微粒的研究成果。團隊之一的研究員艾維斯在論文中表示,原本以為這些微粒來源會是附近的南極科研站,結果實驗發現最遠可追溯到6000公里外,平均1公升的落雪中有29科塑膠微粒,有些甚至肉眼依稀可見。

他們在19個採樣的地區都有發現微粒,內含13種不同的塑膠,最常見的是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1號,常見於寶特瓶、市售飲料瓶、食用油瓶等),占比約79%。過往其實在其他有下雪的地方,如聖母峰、南極外海等,科學家都有發現塑膠微粒,但在下落的雪中發現是首例。

塑膠微粒危害廣

衛報》提到,參與研究的副教授瑞薇爾表示,塑膠微粒上可能沾附有毒重金屬、藻類,而且傳播距離遠比一般人認知還要遠,這也顯示塑膠汙染的嚴重程度。她說明,塑膠微粒從食物鏈底層開始累積,最後就很容易沉澱在人體中,且人體累積的毒量更高,容易對免疫健康產生長期危害。

此外,塑膠微粒還會讓暖化加劇。如果是一般雜質比較少的雪與冰,比較容易反射陽光,讓地球不會這麼熱,倘若雪中雜質愈多,反射的強度就會降低,冰層更容易吸收自然界的熱量而加速融化。無論是恐釋放遠古細菌、海平面上升與改變海水性質,塑膠微粒都對生態造成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