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先公後私」、「由新到舊」淨零建築逐步改革!內政部常務次長邱昌嶽1日於發表會表示,台灣要在2050年盼達成100%新建物與85%既有建物淨零,規劃公有建築先強制實施,後以補助的方式引導民間私有建築;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指出,改善住宅設備效能、研發建材技術不可或缺,如大廈應預留充電停車位。
淨零建築先公後私
內政部於1日舉辦「邁向2050年淨零建築世界公民咖啡館活動」,邀請國內外人是共同對淨零建築路徑規劃提出建言。邱昌嶽表示,我國預計在2050年達成100%%新建建築與85%既有建築達成「淨零建築」,本次咖啡館就是希望廣納各界意見,推動淨零建築的進度。
他指出,新建淨零路徑規劃先由公有建築領頭做起,後續引導民間建築加入,再逐步修正法規來強制公、私建築。至於既有建築轉型的部分,邱昌嶽說,「目前此類建築約有800多萬棟,處理起來比較困難」,既有的公共建築也會採強制實施的方式;私有建築則涉及民眾權益,所以會以補助的方式鼓勵促成。
減碳建材不缺席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針對淨零建築四大主軸演講表示,一、「提高新建物的能源效率」,建立建築效能評估標準與標示制度,強化對新建物的綠能管制;二、「改善既有建築」,除了能源評估的機制之外,應提供誘因,讓民間自主改善建築節能措施 。
同時,強化家電節能措施與綠色建材的研發工作都相當重要。林憲德表示,三、「提設家電與設備能源效率」,政府可分階段提高家能效能基準,提出稅務優惠外,也可規定大廈停車場預留充電停車位。
四、「研發建築減碳新技術」,如建置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數據資料庫等供業者參考外,預鑄工法或木竹結構等技術也應該推廣應用。
此外,為了讓業者與民眾都能跟上淨零建築的資訊,內政部官網上也會公佈相關資訊,並每年規劃建築節能相關的講習與培訓課程。但邱昌嶽也說「做到比知道重要很多」,後續會與各部會合作研議,推動民眾落實淨零生活的相關補助與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