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各縣市推動數位化學習行之有年,資源卻分散四處,常讓教師傷透腦筋!教育部10日記者會宣布,今年起至109年將投入逾100億元,全面優化中小學校園數位環境,未來學生只要一個帳號,就可享受各縣市的共享學習資...
國際書展大獎9日出爐,「小說類」入選名單傾向年輕化,7、8年級作家輩出,最終誕生3個首獎作品,中國作家金宇澄的《金宇澄作品選輯:輕寒、方島、碗》、台灣文壇老將周芬伶《花東婦好》雙雙奪獎,另一座首獎則由80...
教導孩子探討性別議題不一定得坐下來「嚴肅討論」,台灣科技大學學生發揮創意,將性別刻板、歧視、性別認同等議題融入創意繪本,讓孩子從生動童趣的故事中學習尊重性別、突破刻板印象。熟悉法文的學生陳昱霖更應用自身專...
「五專」學制將恢復?為讓技職紮根,教育部支持3所科大重新設立五專學制,並引進P-TECH教育模式,預計招募600多位學生,將採一徒二師制、學用合一等教學,培育「真正」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和碩光電董事長童子...
找工作原來也能創新又有趣!大安高工資訊科學生把時下最流行的虛擬實境技術應用在職涯探索,例如體驗製作漢堡的過程,藉此熟悉速食店員的工作,但學生並不以此而滿足,學生陳政宗8日受訪時說,未來希望能製作警察、消防...
「台大教師老化嚴重,年輕教師比例太低等,是最嚴重的問題。」管中閔當選台大校長後,7日與媒體面對面茶敘,談到攬才留才、國際合作策略等議題時,管中閔憂心台大人才沒有國際競爭力,「唯有變革才是唯一出路。」他將推...
「台大要先靠自己開拓財源,而不是急著動腦筋漲學費。」即將在2月上任的台灣大學新任校長管中閔7日談及漲學費議題時表示,「先以資產活化、募款,以及爭取經費使用彈性等,想辦法找財源,暫不考慮漲學費」;至於外界關...
一封在馬來西亞中學流傳的「黑函」指出,僑生來台升學有7大弊端,掀起各方討論。不過,4位在台灣唸大學的馬來西亞僑生受訪時都對黑函內容不以為意,尤其在「來台唸書英文程度不會強」皆表示不認同,洪同學更直說,「來...
輿論常以「窮」、「翻身」、「黑手」等形容詞描述技職生,讓技職被蒙上「次等」的印象。為提升技職形象、以技能回饋社會,社會企業《Skills for U》7日宣布與新北市教育局合作,號召10多位技職出身的國手...
為改善教育體制僵化,《實驗教育》三法日前修法通過,未來可能出現實驗大學,可不受現行《大學法》等法規約束。但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前長榮大學校長陳錦生受訪時皆認為,重點是讓實驗教育的精神落實在所有大學,大...
針對《實驗教育三法》三讀通過後,將往上延伸到大學,為台灣高教帶來重大翻轉。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舉國外案例供國內大學參考,包括德國的巴登符騰堡州國際學校,該校只有3年制,學生有一年時間在國外或業界學習;美國...
技職教育再升級!教育部長潘文忠3日宣布,今年起將投入4年共80億技職再造,包括成立20處菁英人才培訓基地、10處類產業環境工廠,並充實新課綱所需基礎教學實習設備及設施等,希望學用合一,學校所學應與職場越近...
台大田徑場出租又出包!繼去年出借給「中國新歌聲」發生壓壞跑道、破壞草皮事件,引發軒然大波,沒想到才過幾個月,台大又發生出租給企業在草皮上辦活動,大型機具和遊樂設施進駐造成草皮光禿,校方卻一度將責任推給足球...
「教實習課沒有比較輕鬆!」針對教育部研議將任教藝術、生活科技等教師每周授課節數,由18節降為16節,卻唯獨將高職實習課排除在外,全教產與高職教師2日記者會抗議不公平,強調實習課不只在教室講課,實務操作時具...
高等教育又有重大變革!教育部27日舉行年終記者會,部長潘文忠宣布明年度將推動修訂《學位授予法》,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鬆綁大學系所分際。「未來大學生畢業可能有『系進院出』、『院進院出』或『院進系出』...
台北鋼琴獨奏家許志瑜27日現場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輕快的音符吸引現場民眾注目。他將與德國柏林交響樂團合作,由知名指揮家里奧•夏巴道爾領團,並與台灣多位青年音樂家合作鋼琴協奏曲,帶來台灣藝...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11月底宣告在2019年退休,引發藝文界一片惋惜聲浪,在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主辦的「年度10大藝文新聞」票選活動中,它以高達7成票數摘下冠軍寶座,朱宗慶打擊樂團顧問劉怡汝分...
化學課求安全有方法!環保署與教育部合作推動「綠色化學教育」,講求以更安全、便利的方式做實驗,並妥善運用化學物質,26日舉行記者會邀請教師現身說法。北一女化學老師周芳妃現場示範將液態酒精製成固態,連原本容量...
「不要再要求學校寫計畫了!」民進黨立委蔡培慧疾呼,尤其在人力已經不足的偏遠學校,教師還得兼行政職,龐大業務量已讓教師疲憊不堪。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21日則提出構想,未來補助計畫朝項只要提出總體性的學校發展...
全台多所學校因距離市區遠,但又不屬於山區原住民學校,這些「非山非市」學校資源往往比偏鄉學校少許多。《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三讀後,明定偏遠地區學校的6大項度(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