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資深撰述邱慕天雅加達分析報導】現代印尼以「五大原則」立國,第一條就是「信仰獨一真神」。雖然官方認可的四大宗教中,除了一神教的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之外,還包括算是無神論的「佛教」。然而,主流的伊斯蘭教「政治正確」的地位不言可喻,非虔信者(穆斯林)在公家部門謀職與晉升,如同非共產黨員在中共機關一樣不易。
類似情況在馬來西亞、汶萊都是如此;這是外人欲進入南洋國家與公部門打交道時,必須明知的潛規則。
宗教,作為工具
印尼與多數在基督教宣教學上稱為「10-40之窗」的國家一樣(意指北緯10度至40度之間,由西非伸延至亞洲日本一帶,當中橫跨北非、中東、印度、東南亞等地域),「宗教」是當權者用以控制和界定國族身份的手段,而非自由的心靈認同。
印尼華裔的近代歷史,也與「無神論的共產黨」身分糾葛甚鉅。印尼與中國大陸同樣在1945年日本戰敗撤退後開始了4年戰爭,戰勝的政權在1949年建立了獨立的現代印尼與「新中國」。
然而處於中國內戰敗方的中華民國,對於採取與共產黨合作平衡策略的蘇卡諾政權並不友善,導致在印尼親中華民國之華僑華人亦成為蘇卡諾的敵人,在獨立建國的1950年代起就遭到系統性打壓。
命令民眾選擇宗教
蘇哈托1966年鬥爭上位後,更以防止為了防止無神論的共產黨作亂為由,勒令國民在四大宗教中自選其一,否則以共產黨員論罪。結果是印尼華人中一夕間多出數百萬基督徒與天主教徒。也因印尼華人極少選擇信伊斯蘭教(70%自稱是基督徒),他們自然也更難被印尼穆斯林所接納。
蘇哈托還查禁華文印刷品及華文學校(以斷絕印尼華人受中共聯繫及影響的可能),令華文教育在當地絕跡40年。今日印、馬兩地華人能以 Bahasa 流利溝通,卻難用華語溝通。(蘇門答臘首府棉蘭靠近大馬檳城,是極少數華語/閩南語通行的印尼華社,而當地正是1998年印尼黑色五月暴動中,華人受迫害最劇的城市之一。)
印尼建國有另一項原則是「求同存異」(Bhinneka Tunggal Ika),然而字句背後隱含的則是在印尼這個多島之國,國族文明的力量遠遠未及部落根性來得強韌。
(名義上9成人口是穆斯林印尼,信仰分布的實際狀況則與族群一般複雜得多。(photo by barenakedislam.com))
許多地方未開發
2000年以來年平均增速超過5%的GDP成長,這個這個世界人口第四、世界第15大的經濟體,乍看已走在現代化的快軌;然而本系列上一篇〈大私小公的兩極世界〉已經指出印尼的發展嚴重不均。實際上這個有 17500多個島的國家還有太多因未開化而存在的前現代性問題。在偏遠民族中——如中蘇門答臘占碑省(Jambi)占半數的馬來人(Malayu)穆斯林社群、爪哇島鄉間的巽他人(Sudanese):病蚊、醫療落後、沒有教育、語言對外不相通、部落居民仰賴救濟卻不喜歡工作…等等,都是社會工作的挑戰。
印尼的爪哇人佔42%、全國人口也有近六成集中在5大島中的爪哇島。然而只能從比例上反應印尼一半的現實,就像印尼官方宣稱人口中有約9成是穆斯林,但宗教學定義認為屬於正統伊斯蘭信仰的,只有54%。
印尼的伊斯蘭係在中世紀時由阿拉伯商人從蘇門答臘島北端的亞齊(Aceh)傳入;它與中爪哇島的日惹(Yogyakarta)同為印尼伊斯蘭基要派大本營,並且因有因有數百年保守伊斯蘭政治神學的文化軌跡,在今日獨立的印尼仍擁有穩固的「自治區」地位,頒行伊斯蘭教法。
反之,印尼絕大多數的其他地方,民間信仰的是混雜了爪哇傳統宗教和印度教的民俗伊斯蘭教(syncretic folk Islam),某種程度上類似台灣儒釋道混雜的民間佛教。
了解文化才能南向
由此可見,區域發展與合作的想像絕對不僅止於我國總統府南向辦強調的「人才發展」而已。既然「以人為本」是台灣南向的核心關注,我們必然得了解不同文化社群間人文與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免在南向過程中落入了急功近利的發展陷阱。
在印尼二線以下的城市,非政府組織(NGO)是最需要的服務,為地方發展注入教育、照護、技術、共享經濟等發展的資源。記者參訪的「愛讀」(Cinta Baca)為例,就是一個透過募集圖書,幫助印尼鄉鎮推廣文學、識字與文化教育的NGO,藉以縮小城鄉的知識落差。
「愛讀」在印尼沒有圖書館的地方打造了數十個公共閱讀空間,與地方政府關係良好,但它背後,卻是有宣教與拓荒精神的基督教國際組織在背後推動的,也有許多華人的參與。
(「愛讀」在印尼各地建立的超過百間中小型閱讀中心(Perpustakaan),藏書(buku)共有近10萬。(photo by cintabaca.org))
人文關懷才是本質
這類組織或許不以營利為自身發展目標,然而因為帶著貢獻當地與耕耘社區的善意,反而對印尼地方發展的商機瞭解更透,並在官方與民間取得了「共榮」最重要的「信任」資本。
舉凡租車、洗衣、送貨、線上教育、群募、餐飲、醫療,所有台灣在行的科技與服務業,在印尼的巨大人口市場都有無窮的潛力。然而南向系列的最後,我們當問的是,台灣在區域發展的合作實踐與想像,是否存在那些貼近土地的,人文關懷的初衷?
南向將不只是經商,更是一場文化及信仰彼此激盪與磨合的細膩考驗。將定調蔡英文領導豐碑的挑戰,業已在「新南向政策」的存在哲學中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