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印尼之一》「南向政策」究竟有多遠?

邱慕天 2016/09/23 13:42 點閱 10510 次
 「交通」,是進入印尼的第一道震撼教育。作為世界知名的「堵城」,雅加達車流平均時速只有8.3公里。(邱慕天攝)
「交通」,是進入印尼的第一道震撼教育。作為世界知名的「堵城」,雅加達車流平均時速只有8.3公里。(邱慕天攝)

【台灣醒報資深撰述邱慕天雅加達分析報導】蔡政府上任後為減輕對中依賴,提出東南亞與南亞16國為新進軍標的;總統府為此設立「新南向辦公室」,並將蔡核心幕僚、前外交部長黃志芳派駐新加坡掌籌,台北產發局近日也兜起眾多在當地躍躍欲試的建商投資客,舉辦雙向說明會。

距離美感不真實?

總統的「新南向政策」強調「以人為本」。但這裡的「人」,是僅指「人才」,還是也包含人口、人民、人文?筆者近來走訪印尼、接觸當地機構,只覺距離帶來不真實的美感,貼身相處卻更助我們反省發展「共榮」需要的文化屬性條件。

多月前《富比士》雜誌撰文評台灣要作為已開發國家,有5點不夠格,多從文明、制度,與國民素養切入。新政府就任之際,亦有跨國產業分析顧問發文提5點建言,建議蔡英文與其向外、向南尋求國際化,不如打造台灣成為有世界競爭力的國際島。

分五點談共榮

從近日印尼的訪問與體驗中,記者將從5點:「基礎建設」、「人力素質」、「金融文化」、「公共信任」、「信仰環境」等,分5篇分享,談台灣人力與資源南進之時,如何讓彼此的企業、勞工、消費者人民三方共同有感。

「交通」,是進入印尼的第一道震撼教育。作為世界知名的「堵城」,雅加達車流平均時速只有8.3公里。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在城西20公里,正常為30分鐘的進城之路,白天常常要開上2、3小時。

高速公路落後的「停車嗶卡」及人力收費系統,必須為堵車負上當然責任;訪雅加達的旅客須知,如果在當天要離境返程,最好在6小時前就動身候機。

交通影響發展

到了市區,雅加達一般道路設計之混亂、常見坑洞顛簸彷如月球表面,也使得移動體驗大為受限。以一些市郊高級旅館巴士每日出入的動線為例,沿水溝規劃的道路非常狹窄、會車困難,每日必須人力指揮,否則必定堵塞。快慢車不分道,許多雙向道路不畫中線、雙線道左右分線。

雅加達和其周邊聯絡的萬丹省、茂物市加總起來2千多萬人,原是不輸上海的超大都會腹地,卻沒有像樣地鐵。印尼總統蘇西洛在2004年上台後便高喊要發展基礎建設,雅加達市區地鐵和快軌卻爛尾多年,順利也至少要到2018以後方能開通。目前名為「泛雅加達」(transjarkarta)的公交車系統,算是唯一較能應付的首都大眾運輸,有專用道提升順暢度,鋪設與道路養護也比較好,但可達目的地有限。

雅加達是「堵」城?

投資印尼,想必是著眼於其市場的匯聚,然則若員工每日要浪費6小時才能往返辦公室、運輸物流在路上空耗資源,一般產業如何健全體質?《路透社》去年報導曾指,雅加達「堵城」現象可說是其經濟頭號路障,一年造成50億美元相關經濟虧損。

1990年代土地政策鬆綁後的急速開發,市政與地方各部門互別苗頭、各行其道,以及雅加達市人均薪資是全國5倍高之下的經濟誘因,皆是都市空間亂象的作俑者。

為此,台灣南進不是找更多的地產開發商去印尼都會區大興土木。儘管印尼當前歡迎資金,將開發政策放得很寬,但真正具有市場潛力和使一般印尼人有感的,卻是由以色列新創團隊打造的Waze──一款能幫他們上下班疏運的即時路況導航軟體。

我們具有「黑克松」精神的網路雲端科技、智慧城市物聯網,舉凡高速公路電收、車載擴增實境(AR)的道路告示(如:連線其他車輛,標示與回報前方行經路段的當前時速、坑洞處、會車不易的窄巷),正好能協助當地市政府進行都會空間的科技治理,會在「感心」之外,釋放印尼大都會區當有的市場潛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