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多雲時晴〉放大美國的善意 卻小看了國人的哀傷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06/21 13:53

AZ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已經累積到67例,大多是在於接種後4日內發生。也因為全國接連不斷爆發接種後死亡的案例,因此讓民眾接種意願大降。在這次爆發一個多月的疫情當中,許多民眾都是猝死身亡,或者因為住院,突然...

〈社論〉政府宜體卹民瘼 赦免疫情處罰

醒報編輯部 2021/06/21 11:48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嚴重,或事業倒閉,或失業,或親友天人永隔,人倫悲劇。諸多防疫期間處罰案件,俟後疫情時代,宜考慮全面赦免,讓人民休養生息,重新出發。 澳洲政府最近決定,對於去年疫情發...

《經研隨筆》疫苗政策的理盲與解盲

戴肇洋 2021/06/21 11:18

五月中旬,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升溫蔓延,在確診人數、死亡人數不斷增加下,疫苗取得數量卻又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國內接種需求,導致民怨沸騰。最近,隨著日美兩國政府所捐贈的疫苗先後抵台,雖仍然無法滿足國內...

《汽車咖啡坊》美日市場全面反攻 電動車風雲起

邱文福 2021/06/21 09:18

上週,美國總統拜登發佈10年1740億美元的電動車新政策,同一時間,早在十年前就研發純電動汽車且領先世界的日本,終於決心放棄堅持燃油車獨霸全球的業績,全面迎戰全球電動車浪潮。 ##電動車風潮不容低估...

〈唯美隨筆〉我的返美團聚之旅

胡為美 2021/06/21 07:41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搬回台北一眨眼已經四年了。原本計劃每年夏天回美國,與從香港返美的女兒全家到在矽谷工作的兒子夫婦小團圓。因為新冠疫情,這個計劃只實行了兩年就叫停了。 無法出國,於是留在台北足足待了1...

《經濟論衡》美中未來將轉向科技戰

2021/06/20 19:55

今年美國拜登總統上臺後,美中關係並沒有明顯的轉好。美國與中國彷彿已經落入「修昔底德陷阱」,註定一戰。只是現代人比較文明,不是像冷兵器時代,殘忍的殺戮,而是多方面的角力。美中未來最重要的就是科技戰。 ...

〈梁良談影〉足球巨星與足球電影

梁良 2021/06/20 14:33

本屆東京奧運在疫情仍然相當嚴重的情況下仍硬著頭皮堅持舉辦,據說就跟天文數字的廣告贊助費用的違約賠償有關。在「運動賽事全球化」的今時今日,「運動比賽」早已不是單純的「運動」本身,而是一盤牽動無數人利益的「生...

從統計看注射AZ死亡率

醒報編輯部 2021/06/20 14:01

2021/06/23更新 (作者為施維中/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邵于宣/台北醫大醫學資訊教授) 我的大姐夫今年91 歲了,他要去打AZ 疫苗,全家人的心都七上八下,不停的為...

〈大國小鮮〉防疫管制鑰匙,不宜緊握一人之手

朱愛民 2021/06/20 13:45

在新冠肺炎抗疫道路上,各國疫情管制號誌越來越專業且自動化。而疫苗是戰勝病毒重要武器,後遺症卻令人擔憂;畢竟捐贈醫療器材,本為善事,卻鬧得沸沸揚揚,全國防疫道路依賴領導人一人手控及解鎖,未來狀況將層出不窮。...

〈社論〉眾擎易舉 進口疫苗是義之所在

醒報編輯部 2021/06/20 12:53

零與一之間的距離往往最遠,經過6/18蔡英文總統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三方共識,打通公私接軌的障礙,經由政府授權,委請企業與國外代理商洽談,購進台灣急需的新冠疫苗,以後就順當了,別的企業與...

《王院長跟你談天說地15》究竟誰的命好?

王建煊 2021/06/20 09:38

為甚麼世界上,有許多人生長在窮國家、貧窮家庭,而有些人卻生在富有的地方,富有的人家。許多人含著金湯匙、銀湯匙來到世界,而有些卻是骨瘦如柴的降生。 ##這都是命嗎? 我家十分貧窮,父母皆因家貧,繳不...

《蕭旭岑談音樂》走在時代前端的羅大佑

蕭旭岑 2021/06/17 16:16

因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今年第32屆金曲獎延期舉辦。儘管得獎名單尚無法揭曉,唯一確定的是「特別貢獻獎」將頒給有「音樂教父」之稱的羅大佑,對我而言,這個名字有不可磨滅的意義,過了四十年,仍然閃閃發亮。 ...

〈社論〉企業陷「5慘」困境 亟須政府奧援

醒報編輯部 2021/06/17 14:39

台灣企業遭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科技產業因員工確診停工,外商疑慮,訂單減少,加上海運爆滿,貨櫃難訂,原物料上漲,工廠缺疫苗,員工召募困難,內需產業艱困,企業「5慘」困境,亟待政府協助。 ##疫情重創企業...

〈多雲時晴〉當死亡防不勝防 更要珍惜每一天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06/17 14:14

開始施打疫苗了,沒想到36小時,就有十二位老人離開了最親愛家人。有些毫無徵兆,不過是身體不舒服被送到急診救治,沒想到幾個小時後就撒手人寰,這麼驚人的數字,連台大名醫都忍不住跳出來,對AZ疫苗表示了質疑。 ...

〈書林打獵夏季歷史系列之五〉時間切片首例─溯自公元535年

魏國彥 2021/06/17 09:52

1980我到美國留學,博士導師科內特教授倡導研究海洋岩芯中有孔蟲的變化,來探查地質時代中海洋環境的演替,當時,我們身在廬山中,還十分懵懂,並不明瞭正在開拓一個新的學門。 ##古海洋學的研究 數年之...

〈財經視窗〉奧克蘭、威靈頓 為何全球最宜居?

何其台 2021/06/16 14:43

(7/21更新2021年世界十大最宜居城市,請見最下方) 台灣、紐西蘭曾經是全球最受肯定的新冠肺炎防疫模範生,且同為女性領導人,如今台灣深陷疫情痛苦,紐西蘭仍為全球防疫冠軍,奧克蘭、威靈頓更在今年奪...

〈社論〉無效紓困 餓死的會比病死的多

醒報編輯部 2021/06/16 13:42

只要有機會去萬華剝皮寮快篩站,你一定會震驚萬華現在空蕩蕩的街景。萬華過去是美食之區,名店林立,但現在經過全部門可羅雀,只剩區區幾個客人,完全看不出過去門庭若市、熙來攘往的熱鬧。畢竟開店就要水電、人事、食材...

陪老媽打針 見孝無處不在(資適時/企業主管)

醒報編輯部 2021/06/16 13:12

管它AY,AZ,能防疫的就是好針。第一時間替老媽預約台北長庚疫苗,地點在民生國小。 想去中和載,她堅持自己坐公車來,約好在學校門口等她,遠遠看她拉個菜籃車走來。86歲老人家腳力健,走路快如風,疫情期...

老冰再見,新北極即將報到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1/06/16 11:13

北冰洋是個滿布冰層的海洋,生活在北冰洋周圍的生物,包括因紐特人、北極熊及海豹,都適應了冰天雪地的環境,並與之和諧相處。但是北冰洋正因為氣候暖化,逐漸失去過往一望無際的冰層,也是近年來新聞中常常報導的焦點。...

《汽車咖啡坊》用電極限測試 挪威21款電動車大賽

邱文福 2021/06/15 13:18

挪威人喜愛電動汽車已經接近瘋狂,市場銷售量奇佳,除了車型種類空前熱鬧,連中國製造的都進場湊熱鬧。InsideEVs 媒體報導,為了讓最新一批電動汽車也通過入場門檻,挪威汽車聯合會(NAF)進行了一項嚴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