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從5月中旬疫情爆發,全國陷入高度警戒,造成內需產業及人民生活極大衝擊,痛苦指數飈高,如今疫情趨緩,政府紓困不論發振興5倍券或發現金,都要劍及履及,解救人民痛苦。
正常生活指數偏低
「經濟學人」雜誌編製「正常指數」顯示,台灣居全球50個國家倒數第2,只比馬來西亞高,顯示人民生活痛苦,防疫如何兼顧維持人民正常生活,挑戰極大,政府應建立持續可行模式,以保護人民。
經濟學人的「正常指數」評比50個國家或地區,佔全球人口75%、GDP90%,以香港指數分數96.3分居首,紐西蘭87.8分居次,第3至第5分別是巴基斯坦、奈及利亞、烏克蘭。台灣43.7分倒數第2,只比馬來西亞的27.3分高。
「正常指數」追蹤三類活動在疫情前後的變化,包括旅行、道路交通、航班、公共運輸;其次是休閒時間,分為戶外時間、電影院、觀賞體育賽事、人數;最後是商業活動,包括商店和辦公室流量。
人民痛苦指數飈升
另依據經濟學理論,人民痛苦指數分析,今年6月,台灣失業率攀升到4.8%,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89%,兩者相加,痛苦指數為6.69%,創金融海嘯以來最高紀錄,達到13年來最高點。
6月失業人數高達57萬人,勞工工時縮減,每週不滿35小時者,已近百萬人之多,77.7%員工減薪,每月薪資減少平均11077元,減幅如以官方公佈平均薪資43040元計算,幅度高達27.2%,不容小覷。
防疫如何兼顧人民生活,是政府極大的考驗。否則以澳洲雪梨為例,為因應疫情需要,封城、解禁,反覆幾次後,即使屢次紓困,但是衝擊人民生活及經濟太大,終致在7月24日,引爆嚴重警民衝突,數以千計群眾和警察大打出手,充分反應人民失去耐心,可見即使是防疫模範生如澳洲,尚且如此,台灣能不警惕?
紓困應及時莫延宕
世界各國配合疫情,振興經濟措施乾脆俐落,如香港本週開始發放5千港元消費券,價值相當新台幣2萬元,年滿十八歲以上,貧富不拘,共有720萬人可以領取,適用商家只要內需,百業皆可,人人稱便。
政府宣布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至第2級,雙北自8月3日開放餐飲業內用,但是振興經濟措施卻未能及時,令人遺憾。
「及時一針,勝過日後九針」,猶豫不決,有時比錯誤決策,傷害更大,現在內需消費商家重傷,人民失業,收入驟減,防疫除應儘量兼顧人民生活之外,紓困要及時,否則傷害更大,政府趕快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