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輔助手術到2026年共可節省400億美元。」秀傳紀念醫院副院長李文欽12日說,透過AI友善介面,藥典、MEWS、護理等資訊系統可有效輔助醫療照護,及時給予病患親民服務。工業研究院生醫及醫材所長林啟...
三星12日發表Galaxy S20系列,3款新機都搭載5G連線能力,主打一鍵拍錄及1億800萬像素等亮點,引起業界注目。對於新機,小米CEO雷軍評價說,S20比S10貴了400美元,主要是5G晶片成本高,...
人類有望從火星發射火箭?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宣布,他們將要把從火星採集的礦物從火星帶回來,讓科學家鳩會直接研究火星的物質,這是人類首次在外太空發射火箭。另外,NASA也宣布了川普政府支持的登月計畫...
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國週一(10日)重新開工!一向是世界工廠的中國,因疫情肆虐影響工業生產線,從汽車製造商到科技巨頭的主要品牌都將難以為繼,尤其iPhone的兩個主要組裝商─富士康跟和碩,都面臨供應鏈斷鏈危機...
人類終於要發射太空船去探測太陽了!歐洲太空總署(ESA)近日宣布,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努力10幾年的探日計劃將於9日發射衛星,預計將在2022年抵達太陽附近,將首度觀測「太陽極區」的磁場活動。...
Google地圖失靈了?德國一名藝術家威克特,將租借來的大量手機通通堆在一台小巧的紅色手拉車上,然後在空無一人的區域緩慢拉動,成功擾亂Google地圖系統,使其當下立刻顯示紅色的交通壅塞警示。他說:「人們...
斷網應即通報,保障消費者權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5日審議通過「電信事業重大事故無法提供電信服務通報辦法」(下稱辦法),未來電信事業有重大事故,致無法提供電信服務時,應依該辦法15分鐘內辦理通報,...
「希望透過成立研究小組,增加台灣防疫整合能力!」由科學人總編輯李家維帶頭串聯20多位科學家,呼籲政府成立防疫研究小組,並撥給小組特別預算,讓國內在藥物、疫苗等方面進行整合與分配研究工作。被問到如果無法加入...
「5G時代各種垂直整合將不可避免,將由具5G思維的新生代引領未來。」NCC14日舉辦通訊傳播前瞻挑戰研討會,凱擘大寬頻董事長鄭俊卿說,隨著零售電子商務(B2C, Business to Consumer)...
貓奴有福了!針對貓咪健康的頭號殺手「慢性腎病」,交大教授冉曉雯率領的團隊研發出「貓砂分析方法」,從貓砂中萃取尿液,可從尿素濃度判斷貓咪是否罹患腎病。冉曉雯表示,這項技術的成本低廉,動物醫院未來可開設此項服...
汽車商著手打造城市!Toyota豐田汽車計劃在日本富士山的基座附近打造一座城市。名為「編織城市」的建案將於2021年展開,由建造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丹麥樂高大廈、Google山景城及倫敦等總部的建築公司操刀...
AI也能幫助企業寫廣告文案?由清大資工系與電機系研究團隊開發出來的AI,可生成「多樣化」的圖片與廣告歌曲初稿,提供企業創作的靈感,大量減少文案撰寫時間與成本。對於近來不少AI在蒐集人類資料後,也出現歧視性...
日本將成為史上第二個有太空人登陸月球的國家?從2020年開始,美國和日本將強化兩國的在太空領域的合作,而月球作為未來的兵家必爭之地,為了牽制中國,美國不只要重返月球,更計劃在月球上建立可供太空人長期留守的...
2020年科學界有何重大事件展望?火星任務是最受矚目的前線,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俄羅斯都將發射火星車採集岩石標本。黑洞視界望遠鏡分析新成果發布,將幫助重新建構銀河地圖。此外,還有大型強子對撞機、因應...
「要避免AI造成人類的悲劇,離不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AI與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26日探討「AI倫理規範的國際趨勢」,AI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張麗卿教授舉例,亞馬遜用AI篩選履歷,卻發現有重男輕女的現象...
「要能判斷何者是真正的數據,這才叫做人工智慧。」鴻海法務長方光宇26日在「AI與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表示,如果能收集司法判決大數據,甚至可預判法官心證,未來將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 法務部次長陳明堂則...
台灣第一枚自主研發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升空兩年,國研院17日公布福五影像的應用實例,在描繪水底地形方面,福衛五號和造價昂貴的超高解析度衛星的精度相當!至於水稻田的偵測和分析,福衛五號搭配合成孔徑雷達判...
Nissan日產汽車申報不實將被罰鉅款2.4億!前社長戈恩因涉嫌挪用公司鉅款及薪資申報不實,全案已送刑事調查。日本證交所監察機構日前調查指出,日產及戈恩財務申報不實的金額高達1億4000萬美元,嚴重違反金...
精準健康是生醫產業新趨勢!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院士5日在醫療科技展談「台灣醫療大健康產業的新願景」時提到,台灣已有健全的健保大數據,透過機器學習來完成大醫療產業,設定怎麼佈局大健康產品,將是未來努力的目標。...
台灣醫療科技展5日起一連4天在南港展覽2館登場。大會主席蘇嘉全點出大健康產業的主旨,生策中心董事長王金平介紹重粒子、質子等新醫療科技。楊泮池院士解說醫療新願景,強調不只要精準醫療,更要推精準健康。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