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台北報導】台灣第一枚自主研發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升空兩年,國研院17日公布福五影像的應用實例,在描繪水底地形方面,福衛五號和造價昂貴的超高解析度衛星的精度相當!至於水稻田的偵測和分析,福衛五號搭配合成孔徑雷達判釋的正確性高達92%。未來將多方應用於農業、防救災與環境監測。
福衛五號俗擱大碗
在描繪水底地形方面,由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副教授黃智遠率領團隊,先用空載探測光達資料,搭配人工智慧訓練,建立東沙環礁水底地形類神經網路模型,再取得福衛五號多光譜影像(包含藍、綠、紅、近紅外4波段的光),反演出東沙環礁水底地形。
黃智遠指出,福衛五號與造價兩倍以上(4億美元)WorldView-2衛星的超高解析度影像相比,精度幾乎相當,可說是俗擱大碗。他說,水底地形影像有廣大的應用範圍,包括協助內政部產製「電子航行圖」,強化航行服務以確保船隻安全;此外亦可研究水底生物分布、進行環境監測與災害管理等,保護海洋環境資源。
預測稻米銷量
至於水稻田的偵測和分析,由台大空間資訊研究中心教授朱子豪與張家豪組長研究,先整合福衛五號(可見光多光譜)以及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不受天候影響、可多時序取象)的影像,以人工智慧進行訓練,再配合農糧署的無人飛機與地面調查驗證,結果正確率高達92.31%,屬於高正確性的判釋。
朱子豪表示,稻米是台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而快速精準地統計水稻田面積與估算產量,有助於農委會農糧署預測銷量,以制定更有效的農政決策。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表示,這兩項研究成果顯示,台灣已經具備遙測衛星的研製能量。林俊良指出,福衛五號最高可提供黑白2米、彩色4米解析度的影像,國家太空中心主任正積極研發1米及次米解析度的衛星,並預計在未來10年增加10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