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陸農產市場 切割,還是對話?

李武忠 2022/08/10 10:14 點閱 2221 次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執意訪台觸發台海危機,台灣農漁產品(如生鮮柑橘類及冷凍白帶魚、竹筴魚)再度遭殃,還首次列入食品加工和漁船,農漁民也只能無奈承受,希望政府能幫他們另尋出路,不要讓多年的辛苦付諸流水。

農產受害事屬必然

若雙方無法透過談判協商來緩和兩岸緊張關係,中國大陸官方認定蔡政府否定「九二共識」並持續「倚美謀獨」,勢將加大施壓力度,未來大陸可能進一步掏空或廢除ECFA(如取消早收清單),採取一籃子禁運措施,並擴及港澳地區以及台海周邊漁場等等,都會讓台灣農漁民的處境更加艱難。

如今光靠大量獎勵補貼,鼓勵國人多吃,未規劃減產或轉作,治標都有困難遑論治本,蔡政府刻意淡化衝擊(如所有農產產銷調節都非常正常)的同時,必須提前布署,不能老是等大陸出招後再緊急應對。

政府惜未綢繆後果

台灣是全民的台灣,蔡政府在做出「親美抗中」的政治決斷前,應該要幫農漁民想好出路,不能老是靠炒短線,大撒幣,最終讓台灣的糧食安全出現問題。從俄烏戰爭導致糧食價格飆升暨採購不穩定,全球陷入飢餓人數暴增,在在提醒國人糧食和能源進口,高度依賴特定國家的不智,以及農漁產品自給自足的重要性。

蔡政府常提及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最知名的是將原本「保護型農業」成功轉型成「攻擊型農業」,創造日本農產外銷佳績(去年出口目標值已超過1兆日圓目標),是有一套相當完整的執行方案(包括強化品種改良提高農產品品質、改善「農地銀行」、調整農業補貼、改革農協組織、協助小農轉型、減少出口阻礙、結合日本和食文化等等),且中國市場仍然是日本能達標的重要推手(2021年日本農漁產品出口到中國大陸總額達2224億日圓,高居首位)。

務農成高風險業

台灣政府過去雖也仿照日本的「攻擊型農業」提出「進攻型農業」,想將台灣農業從「生產型」農業轉型為「新價值鏈農業」,但因溝通、配套、執行力不足,使得具體成果有限,兩者結果大不同。近年來蔡政府的農業施政則偏重在農民福利體系的建構,以至疲於應付中國大陸的頻頻出招。

這些年在台灣務農相當辛苦,不僅要擔心天然災害,缺水缺電,還要擔心隨時可能因兩岸關係惡化而遭到限制出口,雖然政府會給予無息貸款,保價收購,獎勵加工暨出口補貼等,卻也讓務農失去安穩本質,成為高風險的產業,逐漸降低務農的積極性,加以農地不斷遭其他行業侵蝕,若不積極設法改善農業環境,提高農漁民生產意願,並降低對進口能源及榖物的依賴,恐將危及台灣的糧食安全和國防安全。

儘管蔡政府一再宣稱會積極開拓中國以外的市場,要農漁民安心,事實是台灣前15名重要出口國(中國大陸除外),今年上半年農產品的出口總值為18.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20 億美元還低,政府引以為傲的鳳梨出口,去年外銷其他國家的總數量(2.2萬公噸)也遠不及中國大陸市場的5 萬公噸。

切割中國大陸市場要有備案

蔡政府在拓展中國以外市場的實績不佳,難以彌補失去中國市場的損失。畢竟在全球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一個新市場的開發談何容易,需有具體可行的方案,不能急就章。除了協請友我國家幫助銷售(如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給予關稅優惠)外,不妨參考越南、挪威、智利等國,推動農漁產品外銷的成功案例。

就農業貿易觀點,兩岸合則兩利,原因在於中國大陸擁有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市場,且地理位置近,方便運輸,加以語言文化相近,還是要以好的品質,好的服務及好口碑努力爭取,畢竟靠內銷仍存在排擠效應、價格非常態、激情採購效應遞減等問題。

若執意要切割中國大陸市場,政府必須準備好後續的應對方式包括;重新調整國內各類農漁產品的種植面積及產量,有系統的協助農漁民轉營轉業,引進科技新農人,以高質量替代產量,採地產地銷原則,以養殖優於捕撈,以自給自足為主降低對國外依賴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經費、科研及人力來推動,非一一蹴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