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韓國用3500億美元投資換美國課徵15%關稅,印度則因為跟俄羅斯買石油被課徵25%!
美國近日陸續公布各國關稅,其中韓國原本面臨25%關稅,在韓國擴大協助美國造船、投資後降到15%;印度原本關稅為26%,但因為購買俄羅斯石油,美國總統川普雖與莫迪號稱是「朋友」,但也僅降至25%。
韓國農產品未開放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韓國原本面臨25%的關稅,但在承諾川普會對美國投資造船、汽車、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等投資,總值約3500億美元後,美國的關稅下降到15%。不過韓方也有部分收穫,在韓國國內相當敏感的農產品進口議題,韓國並未開放美國稻米與牛肉進口。
不過目前各國都還是無法避免川普對鋼鋁課徵50%的關稅,韓國也不例外,不過韓國新總統李在銘也傳出將訪問美國。《美聯社》則提到,川普還與印度達成貿易協定,課徵25%關稅,與原本4月2日公布的26%相差不多。原因是因為川普不滿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印度雖與中國關係惡化,但長期與俄羅斯保持一定友好關係。
投資與開放換低稅率
川普也說,印度對美國進口的商品關稅太高,因此也不能降太低。《美聯社》提到,川普因為特定理由對某國課徵較高關稅並非首見,包括他指控巴西前總統波索納諾遭到現任的魯拉政府不公平對待,因此對巴西課徵50%關稅
美國政府近日與歐盟、日本、菲律賓與印尼先後完成關稅談判,大多都是大量開美國商品進入該國,並要求該國對美國半導體、汽車等進行投資,才能獲得較優惠的稅率。不過外界擔心,美國國內的通膨恐會因關稅加劇,讓國內零售業、消費者生存壓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