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華不孤單 結交老友度晚年(20191031 三角談愛-溫小平、蘇家宏、樊雪春)

醒報編輯部 2019/11/06 09:29 點閱 28616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溫小平(資深作家)
蘇家宏(恩典法律事務所律師)
樊雪春(台師大心理諮商教授)
記錄整理:張庭維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今天要談的話題是要如何為自己的年老做準備?老五老基金會特別提到有五個老要注意,包括老身、老本、老伴、老友、老居,今天我們特別來談關於老友,因為老友年輕時就得開始結交。

人到了晚年,最害怕的就是孤單,德國最近要成立的「孤寂部」,因為有太多孤單老人了,孤單成為國安問題,先請小平老師來跟我們談。

意識晚年友誼重要

溫小平:現在人口高齡化,老年人的比例一直在升高當中,加上孩子又生得少,如果老了之後,另外一半先走了,就會顯得孤單寂寞,即使另外一半沒走,他也不見得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伴侶,所以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規劃。

以我自己為例子,過去我是蠻不喜歡參與同學會的,我覺得很無聊就是吃一頓飯很沒意義。

大概在十年前開始,我開始願意參與同學聚會,我覺得那是一種珍惜,像昨天去參加同學會回家後,我先生問我怎麼又去同學會了,我說總覺得去一次就少一次,因為在聚會中會得知哪個同學得癌症,誰的另一半過世了,所以我就在想,這些同學年長後彼此間那種情誼跟過去不一樣了,以前是競爭的關係,到這個年紀昇華了,你會懷念且開始重視這份感情。

所以我覺得要多參加同學會或是同學兒女的結婚喜宴,把過去的一些老朋友、老同學找回來。但我也發現有些老人家不太喜歡跟老人在一起,像我媽就說她將來絕不去養老院,幹嘛天天老人在一起,自己都90幾歲了,還嫌別人家老。

每次我帶她去旅行的時候,她就很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玩,年輕人也很喜歡跟她聊天。我姨婆104歲住在台東,她當初在美國的時候,每到週末假日,就會有人來接她出門玩,都是年輕小夥子,她說,那是我的小情人,她很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玩,所以我覺得能夠活得那麼長壽,可能是和年輕人在一起玩的緣故,因為年輕人的朋友跟老人的朋友節奏是不同的。

我最近在醒報才寫一篇小說《交換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每個老人家都像我這樣活潑,那步調真的會比較慢,喜歡的東西都是節奏比較緩慢的,那慢慢的生命會變成像死水一樣,每天都待家裡,聽平劇、聽老歌,但跟年輕人出去就不一樣,步調變快、講話也變得很有朝氣,所以我覺得可以去結交「年輕的老友。」

問:請教一下蘇律師,您的令堂也活得很高壽,那你覺得老人,他們所需要的是什麼?怎麼樣來結交更多的老朋友?

固定的聚會、活動

蘇家宏:要有志同道合的夥伴,像我們全家會去教會,至少一個禮拜就一定要去一次教會,就會見到教會的老朋友,大家都住在同一區,彼此互相分享近況,這樣禮拜天就固定禮拜天的夥伴。

平常的時候,早上去公園跳舞,就會有固定公園跳舞的朋友,除了跳舞以外,可能還有一群喜歡唱歌的朋友,大家再互相介紹認識
,形成更大的交友圈,老人家也會覺得自己有活著、很有用的感覺。

還有傳統市場也很棒,傳統市場跟超級市場很不一樣,超級市場跟便利商店都是店員,屬於制式化的服務,店員不會主動攀談、不會認識顧客,但傳統市場的攤販會跟你聊天,會跟你介紹今天的菜新不新鮮,在生活裡面會得到社交攀談的機會,這些也算是廣義的朋友。每天去市場一趟,就會有攤販跟你聊天,人就是需要這樣的互動。

我媽媽也喜歡種花花草草,在家裡陽台種植盆栽,每天都有一些固定的事情可以讓她去注意,能夠打發時間,也在這過程中,看到生命的成長。

問:請教樊老師,關於老友、老伴的想法?

提早規劃老年生活

樊雪春:我曾經說過要提早兩年做準備,老本、老伴、老友這些都要提早兩年準備,最近在幫人規劃退休,我有一個朋友來找我討論,她說退休之後,才發現自己變成沒有辦法辦任何貸款的人,所以要給大家一個觀念,當你一旦退休,沒有固定的收入後,幾乎是沒有辦法從銀行借到錢的,所以老本必須在退休前兩年就開始規劃。

關於老友的部分,其實退休前兩年就要開始跟他們一起出去玩,你才能篩選誰是真正適合自己的老年旅伴,如果到了退休之後,才跟他們出去玩的話,就會很痛苦,因為就會發現,怎麼他們都跟自己處不來,那時要換就比較難,所以要在你還沒有退休前,就要開始跟他們個別出去玩,然後從中篩選志同道合、聊得來的朋友。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跟個性不同,要短時間去適應別人很困難,所以提早開始為自己晚年生活找好夥伴,這點很重要。我自己現在也開始在找老朋友,一起去泡溫泉、去吃東西聊天,能夠互相打氣互相訴苦,所以鼓勵大家,退休前兩年,你就要開始準備你退休後的朋友。

問:請問小平老師,有沒有看過老人跟老人相處在一起很開心?

老友管道不設限

溫小平:當然有,我覺得老朋友來自於不同的區塊,如果是基督徒可能來自於教會的朋友;我覺得老人中心也是滿好的管道,在各個區都會有老人中心,裡面開很多的課程,假如年輕的時候,想要學但沒時間學的樂器或是才藝,像我媽就去學跳國標舞,最重要的是在那裡可以認識一群朋友。有時候會出去聚餐、旅行之類的活動。

那另外一個區塊就是過去的一些朋友,就像剛剛提到的同學會,學生時代或是工作經歷中認識一起打拼的朋友,從中找到跟自己有共同興趣的,進而成為所謂老年的知己老友。

我媽是去擔任社會局的志工,認識了很多志工朋友,到現在每個月固定聚餐一次,那群朋友裡大家的喜好都一樣,喜歡的餐廳就固定那家,就連支持的政黨都是同一個,完全的吻合,相處起來很愉快。

問:我們也請教一下蘇律師,老人其實想辦法自處很重要,因為這樣就不會讓兒孫替你煩惱,所以老人要自處,自己去找伴、找老朋友,也是對下一代的一種體貼和溫柔。

老友也是救命恩人

蘇家宏:對!我們剛剛所提到的都是健康老人,健康老人裡面有人沒有孩子,我們碰到很多求助是沒有孩子,也沒有適合親友的時候,未來在碰到醫療需要家屬的時候該怎麼辦?其實有很多例子,人年紀老的時候,看個病都沒有家人陪同在身旁,就算他再有經濟能力,遇到這種醫療問題時,就顯得格外落寞,誰能陪他去醫院幫他填單子、幫他拿藥?

所以在法律上可以解決,萬一有需要受委託,在醫療方面就可以有醫療代理人,或是真的很嚴重的狀況,會有需要監護的情形,可以簽署一個意定的監護人。以前是出狀況的時候,一定要家屬簽名,一定要家屬決定,但現在法律上有一些措施是可以作安排的,所以你的老友,未來或許是你的救命恩人也說不定。我們不妨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也讓自己能多一個選擇。

問:原來老友可以幫你做的事這麼多,請教一下樊老師怎麼看?

老友的重要性

樊雪春:其實老友才是你老了的時候最重要的人,我覺得配偶還不一定是,因為配偶可能跟你的興趣不相同,可是老友跟你興趣一樣,比如說你愛泡溫泉,她也愛泡溫泉,以前我跟我先生為了休閒活動吵架,我喜歡走出戶外的,他喜歡靜態就是呆在家裡不要動,可是我覺得要出去活動,身體含氧量比較好,所以在外面都是跟老友一起出去。

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限制自己,因為配偶、伴侶是家裡的,但是老友是你晚年很重要的一個生活重心,所以現在開始,心理學說人老的時候要16個好朋友,那有人會好奇為什麼要這麼多?年輕的時候根本不用這麼多,年輕時說要有5個摯友,那年老為什麼要16個,因為老的朋友會凋零,會一個一個的相繼去世,所以就是從16個開始遞減,差不多到自己要走的時候,就剩五個左右可以幫你。

安排意定監護人

台灣有一個法令叫做意定監護,剛蘇律師有提到過,可以指定你的好朋友,當你人生最後一哩路時的監護人,我覺得這個法令真的是太仁慈了,因為我在臨床上看到很多很痛苦的事,比如說孩子來到醫院,無法狠下心就這樣讓爸爸媽媽走,受不了還是把他插管了,可是那個主張不要插管的孩子就會很痛苦,因為他沒有做到爸爸媽媽交代的事情。

這種事情不要讓小孩去做決定,要讓老朋友做決定,因為老朋友對自己比較了解,小孩會基於他們的罪惡感和愧疚,會想插管讓爸媽苟延殘喘的活著,但是老朋友會基於你的幸福跟對你的了解去做決定,所以我覺得老朋友真的很重要,是我們晚年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問:總結今天所談到的,交老朋友要提早一點交,不管在各方面旅遊、社團、教會的同學,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友,而且最好要準備16個,這樣的話就不會孤單,也不會給小孩造成負擔,自己也可以快樂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