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法則是19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帕列托(Vilfredo Pareto)所提出來的,當時他的發現是,80%的財富,會集中到20%的人身上。
貧富不均
80/20法則所揭示的,應該可說是一種「資源分配不均」的明顯趨勢,並非真如所提數字區隔那樣的準確。所以,也有人斬釘截鐵的說,全世界99%的財富,集中在1%的人身上,這種說法或許難以盡信,但只要是80%的金錢掌握在20%人身上,就夠讓人感慨萬千或氣憤難平了。
80/20法則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比如說,有些行業,包括金融業與珠寶精品業,其利潤80%來自於20%的顧客身上。這樣的狀況,讓這些行業可以在對待顧客的程序上,調整輕重緩急的作業規範,從而讓盈餘越積越多。
醫療資源難求一致
但不是每種行業都能適用此一法則,譬如說,教育與醫療,就須對「顧客」不分群族、階級與身分,盡量一視同仁,所以就始終都是「營不了利」。
所以,有許多學校,需要仰賴定期補助或不定期捐款才能運作,有不少醫院,則需依靠其他或「業外」收入,才能彌補本業虧損。
不同職務階級,面對不同挑戰,狀況也適用80/20法則。在某些大型機構,某人從基層逐漸晉升到高層,用來處理「有效益」事務的時間將越來越少,最後到達最高階時,80%時間將會花費在「無效益」的情形上。
愈高層愈無效益
比如說,公司總經理需向董事會負責,但並非所有董事都「懂事」,在重要會議中有人會提出一些雞毛蒜皮、 枝枝節節的小事挑毛病、找問題,讓專業人員疲於應付的現象並不少見,總經理就只剩20%的寶貴光陰未虛度。
「選舉」是民主制度最引以為傲的標竿。但可悲的是,每逢選舉,候選人與選民,卻把80%時間與精力,耗用在討論八卦、醜聞、歷代祖宗紀錄等等無意義,或與公共福祉無關的事情上,可能只有20%是在針對正經議進行探討,很難引發熱度。
民眾關心不重要的事
整個社會風氣變了,平常時候,只要是公眾人物,都難敵80/20法則的折磨,大眾並不太關心公共議題如何進展,公眾人物的穿著打扮或私密生活的點點滴滴,比較讓人感興趣。
這個世界,究竟是80%好人而20%壞人,或者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