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談音樂》聽見宇宙運轉的聲音

蕭旭岑 2023/01/16 14:41 點閱 2474 次

今年是現代音樂巨匠、匈牙利作曲大師李蓋悌(Gyorgy Ligeti,1923-2006)百歲冥誕,一開年就欣逢他兩首弦樂四重奏的音樂會。這兩首都是必須現場聆聽,才能真正體會並愛上的偉大音樂,尤其是第二號弦樂四重奏,更蘊涵「宇宙運轉開啟的聲音」,音樂會後,我感受靈魂享有巨大的飽足感。

對樂友的憑弔

即使過了半世紀,李蓋悌的音樂聽起來仍是非常前衛,極端考驗票房,要在台灣聽到他全本弦樂四重奏更是困難。好友「鵬博藝術」負責人徐鵬博憑藉著大無畏的氣魄,邀請到當今演奏現代音樂最頂尖的迪歐提瑪四重奏(Quatuor Diotima)訪台演出,台灣的樂迷真是幸福。

我想起去年不幸逝世的樂友黃晴明,每次在音樂會碰到,他總會說希望有一天,能聽到現場全本李蓋悌弦樂四重奏。現在鵬博安排了,但是他已經不在了。這次出席音樂會,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對樂友的憑弔。

李蓋悌的音樂如同珍寶

古典音樂數百年歷史,在上一世紀走到了叛逆與解構,因應著工業革命與兩次大戰,出現不討好人類耳朵的現代音樂。當然,人類天性喜好悅耳、和諧聲響,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現代音樂,村上春樹開的玩笑「現代音樂是二十世紀三大悲劇之一」,恐怕很多樂迷會猛點頭同意。

必須承認,有大半的現代音樂確實都很無聊,或者流於學院派的敝帚自珍,然而,李蓋悌的音樂卻是人類文明史的珍寶。超前時代的大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品味超著,在李蓋悌的音樂尚未被世人廣泛認可前,他就大量採用於1968年的經典巨作《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大氣層》宇宙開啟的聲音

李蓋悌和他的同鄉老前輩巴爾托克,都寫下了現代外形結構下,蘊含豐富音樂性的弦樂四重奏。第一首弦樂四重奏《夜之變形》,是李蓋悌拋出對傳統古典音樂的一個提問,全曲「巴爾托克風格」濃厚,介於調性與無調性之間,許多精彩的樂思在中間流轉,如同黑暗中發亮的星星。

1968年創作的第二號四重奏則更進一步,李蓋悌開創了一種全新的作曲技巧微分複音(micropolyphony),將弦樂器逼至極限,產出奇幻詭譎的聲響。這首曲子是真正自由的天才之作,讓人想起李蓋悌另一首名作,出現在《2001太空漫遊》開頭,非常深沈,卻也非常美麗的《大氣層》(Atmospheres)。

尤其是最後的第五樂章,四把弦樂器發出的聲響,猶如黑暗中躺在大草原,凝視著漆黑無垠的天空,隱而未顯的星星緩緩轉動著。聽完後,我轉頭對旁邊的好友建凱說:「這就是宇宙開啟的聲音!」

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

迪歐提瑪四重奏合奏的默契與嚴謹度,掌握音樂語法成熟而精煉,讓人歎服不已。而且可能因為以演奏現代音樂見長,他們的音色有時會出現嘶啞粗礪(那是刻意為之),卻又蘊含情感的聲音,非常具有特色。

樂團靈魂人物、第一小提琴手趙雲鵬出身大陸,他在演奏前特別以中文解說,確切引導了在場聽眾更加認識李蓋悌。當他說:「如果我們演奏得很混亂,別介意,那是作曲家要我們混亂」,現場都笑了出來。

迪歐提瑪四重奏即將於五月發行李蓋悌這兩首弦樂四重奏,這次演奏他們提前帶來一些唱片。我看到封面不禁笑了出來,這是向《2001太空漫遊》,向庫柏力克致敬。庫柏力克是最早聽懂李蓋悌的人,因為他懂宇宙運轉開啟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