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衡》貨幣與銀行研究 諾貝爾經濟學獎肯定

林建甫 2022/10/16 11:54 點閱 2207 次
美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及兩位教授戴蒙德和迪布維格三人因為研究銀行與金融危機的突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美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及兩位教授戴蒙德和迪布維格三人因為研究銀行與金融危機的突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林建甫(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暨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

今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最近揭曉,美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及兩位教授戴蒙德和迪布維格三人因為研究銀行與金融危機的突出貢獻而獲得這一獎項。

諾獎評審委員會特別表示,他們說明了為什麼避免銀行倒閉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也提高了社會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

貨幣因素導致衰退

柏南克是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當年在寫博士論文時,研讀弗里德曼和施瓦茲的《美國貨幣史:1867—1960》一書時,對大蕭條的問題著了迷了。他反覆思考:是什麼因素導致了經濟衰退?為什麼衰退持續了這麼久?

他的發現可以簡單總結如下:貨幣因素是導致大蕭條的主要原因。這個結論聽起來平淡無奇,但實際上卻具有重要的理論與政策涵義。因為過去學術界一直認為貨幣具有中立性,價格高低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但確認貨幣因素導致了經濟衰退,銀行倒閉潮助長了大蕭條,就是否定了貨幣中立性的認知。

因此要避免衰退,要有足夠流動性,要幫忙化解銀行的擠兌,中央銀行必須要成為最後的貸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

銀行的中介角色

蒙德和迪布維格 1983 年的論文中設立模型,研究銀行的中介角色。由於存款人和貸款有人資訊不對稱及借貸期限不相等的問題。要使經濟維持運轉,儲蓄必須用於投資。儲戶希望在意外發生之時立即提取資金,而企業和房主需要確保危機發生時他們不會被迫提前還貸。銀行為這個問題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通過充當中間人,銀行可以允許儲戶在其希望的時候使用資金,同時也向借款人提供長期貸款。銀行的資金池可以將風險分散,解決不同存款者的不同還款時期的問題,同時為儲戶提供流動性,並向貸款人提供長期融資。

代理監督信用度

另外,銀行還有一項重要的社會功能:銀行作為許多存款者和貸款者之間的媒介,必須做「代理監督」去評估貸款者的信用度,並確保貸款被用於良好的投資。

但存、貸兩種活動的結合也使得銀行容易受到「倒閉」謠言的影響。當謠言產生時,大量儲戶同時取錢,銀行就會發生擠兌甚至倒閉。謠言可以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兩位經濟學家對此給出的藥方是,通過政府提供存款保險和充當銀行的最後貸款人,可以防止及克服這些危機。

危機時要有存款保險

戴蒙和迪布維格不僅建立了最為經典的銀行擠兌理論模型,更為中央銀行介入金融危機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理論依據。一旦金融機構發生流動性風險,中央銀行應該毫不猶豫地迅速介入。這些洞見看似直觀簡單,但真正面對危機作為與否,結果可能是大蕭條和一般衰退之間的巨大差別。我們可以說2008年,聯準會主席的柏南克就是經歷這樣的一場考驗。
然而,2008金融海嘯後的解藥是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施行結果造成大量的流動性,甚至今日美國的嚴重通膨皆與此相關。人類對銀行、貨幣政策還需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