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要聞精選

烤番薯持續炎熱 到5日才能轉濕涼

簡嘉佑 2022/10/02 16:03

炎熱天氣到重陽節為止。屆時東北風帶來的水氣,可以為全台降溫!學者吳德榮表示,4日之前「秋老虎」最盛,白天炎熱且紫外線高,民眾勿忘防曬,且注意日夜溫差。氣象預報員陳依秀表示,5日東北季風增強,桃園以北都會出...

疫情難降溫 確診較上週暴增4千例

簡嘉佑 2022/10/02 16:00

疫情難降溫,確診數較上週同期增加11.5%!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日說,本土新增43241例確診個案,另增62例死亡。此外,指揮中心澄清,手機簡訊上「COV1D-I9次世代疫苗預約通知,請於收到簡訊後3個...

王建煊/《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81》我們可以善用的軟實力

醒報編輯部 2022/10/02 12:41

1989年著書提出軟實力(soft power)觀念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2010年12月8日曾在總統府月會以 「國家未來的實力」(The Future of Power...

疫情致家務暴增 全球女性健康不及格

杜聿鎧 2022/10/02 11:52

疫情尚未結束,又遇通膨夾擊,累積的家務勞動和經濟負擔導致許多女性的健康出問題!歐美女性的無償勞動時長為男性的1.6倍到4.3倍,疫情更導致家務增加,使女性更容易罹患焦慮與憂鬱症,且女性常被迫成為家庭緩衝墊...

「迷因」自成流行語言 可避免遭到屏蔽

簡嘉佑 2022/10/02 11:48

「迷因」成為一把難掌握的雙面刃!迷因指的是在網路上快速傳播並爆紅的文字、圖片或影片,已成為現今不可或缺的網路溝通方式。然而,迷因已成為許多民眾為了躲避威權政府審查,進一步表達觀點的方式,但也被不肖人士用來...

台大不能只醫病 教授籲:也要醫病人

呂翔禾 2022/09/29 17:02

「醫院看病不只是要把人治好,若一切都只有SOP,病人不受尊重就不會想再踏入!」華文商管教育認證組織執行長、前中山大學副校長周逸衡近日投稿[媒體]( https://anntw.com/articles/2...

旅宿取消、防疫車隊繼續 13日邊境解封

簡嘉佑 2022/09/29 16:08

政院拍板13日國境解封,防疫旅宿全面退場,每房補助5千元;防疫車隊計程車將恢復跳表計費,且先載有症狀的旅客!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29日表示,未來將取消限團令,但團客在餐廳不能與國人共餐,若團客確診隔離7天...

媒體與監管單位全面失控 台灣民主走得下去?

知秋 2022/09/29 15:34

周玉蔻事件在台灣持續延燒,看熱鬧的人看的是名嘴吵架、政治人物選情跌宕,看門道的要問的,卻是號稱第四權的媒體內部控管,與做為外部管制的機制全面失靈。 媒體對於多元社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在台灣民主化後,...

美國升息、外資逸逃 楊金龍:央行能應戰

簡嘉佑 2022/09/29 13:31

美國持續升息,央行有信心應戰!民進黨立委吳秉叡29日於立法院備詢央行總裁楊金龍說,美國不排除繼續升息,台美利差將變大,恐致大量外資撤離。楊金龍回答說,我國外匯存底雄厚,有足夠能力可以應對外資流出的狀況,並...

油管漏氣誰的錯? 西方、俄國陷口水戰

呂翔禾 2022/09/29 13:14

歐洲能源會因北溪油管斷氣陷入危機?北溪油管27日被發現出現漏氣,歐美國家都認為這是「有人」故意的,但並未直接指名道姓俄羅斯,而俄羅斯極力否認。有專家認為,此次漏氣是在丹麥領海外,且負責管理的公司是俄羅斯與...

10月13日開放國門 口罩令階段性解除

呂翔禾 2022/09/29 12:59

確定要開放國門了!行政院長蘇貞昌29日宣布,經過1個禮拜觀察後,確定在10月13日開放國境,取消防疫旅館、入境改0+7、全面開放免簽入境。指揮官王必勝說,在國內疫情可控、次世代疫苗開打等因素下,我國已經準...

政府潛藏15兆債務 民眾黨籲還債優先

呂翔禾 2022/09/29 12:57

「蔡政府6年間舉債高達1.2兆,潛藏債務則高達15兆,特別預算不能再常態化了!」針對112年總預算創新高,民眾黨團29日呼籲蔡政府遵守財政紀律。立委邱臣遠說,蔡政府以新債還舊債,但國際升息環境下,債務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