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絕不會像林右昌放任產權模糊,造成今日的紛爭!」基隆市長謝國樑21日針對東岸廣場產權爭議,指責前市府遲遲不願將商場產權登記於市府名下,才衍伸一連串的問題。律師簡榮宗也指出,NET在台北西門町也鬧出過租...
「持有土地的違建很快就會拆,請大家放心!」針對自家土地違建蓋停車場遭質疑至今未拆,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1日受訪時回應,主要是中間的流程卡到過年,近日會很快處理好。他也透露,近日會與國民黨立院黨團餐敘,建立黨...
「司改國是會議已經要求政府制定《吹哨者保護法》、《刑法》不法餽贈罪,盼行政院別再拖!」民眾黨立委黃國昌20日質詢,政府還有棄保潛逃罪、影響力交易罪與《吹哨者保護法》等承諾都尚未處理,盼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卸任...
阿扁推薦賴清德跟柯文哲看自己的書!前總統陳水扁20日於新書發表會表示,因為他當總統的時候也是少數執政,跟賴清德狀況相當;同時,民進黨當時也是少數黨,除了賴清德,也盼給同為少數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參考。他更分...
國會開議第一天,藍綠兩黨立委就開始吵架!立法院20日舉行院會,原定邀請行政院長陳建仁進行施政報告,但國民黨希望陳建仁進行食安報告,而民眾黨希望21日加開院會、民進黨則希望23日院會時報告,未達成共識下,藍...
「台灣仍有食安、詐騙等問題尚未解決,盼看守內閣別空轉,還是要推動福國利民政策!」立法院20日舉行國是論壇,國民黨立委羅廷瑋指出,詐騙金損持續創新高,政府不能因看守就對遏止詐騙無作為;民眾黨立委吳春城則說,...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民眾黨在2024年立委選舉中,獲得8席關鍵少數,外界期待民眾黨能扮演立法重要樞紐,扭轉過去民進黨多數暴力的狀況。但民眾黨卻堅持己見,導致19日朝野協商食安專案報告時,藍綠寧願協商...
三黨針對食安報告的議程未達成共識,立法院長韓國瑜開議前的朝野協商並不順利!立法院19日進行朝野協商,國民黨團提議20日行政院長陳建仁需赴立院進行食安專案報告,民進黨團表示,願意20日專案報告、23日總質詢...
區段徵收損害人民居住權、廢棄物處理仍缺法規、地下水抽取狀況應透明化等議題仍未解決,卸任立委陳椒華19日號召14個環境、土地、保育相關民間團體成立「監督施政聯盟」,提出如廢除居段徵收、劃設新國家公園等呼籲。...
「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增設聽證調查權,正副院長改記名投票,盼兩大黨支持!」民眾黨立院總召黃國昌19日說明民眾黨「國會改革」方案,另包括開議日由談話會表決、總統國情報告時應依序、即時回答立委提問。同黨...
「兩大在野黨總召的態度都比以前強勢,未來法案協商勢必有磨合期!」針對立法院新國會挑戰,學者陳俐甫直言,總召之間、各黨團與院長需建立新的互動模式,才能確定未來的立法品質與內容;學者曲兆祥預測,此會期攻防重點...
「近來因禁團令、大陸漁民2死等事件,顯示兩岸談判空間縮小,新總統賴清德應儘速籌備國安人事!」針對近日兩岸關係升溫,學者廖天威受訪時建議,賴清德應儘速規劃好上任後外交國防議題要如何處理,讓民眾安心;學者陳俐...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原定3月1日要取消對中國的團客禁令,民進黨政府卻在農曆年前宣布停止旅行業組團赴大陸旅遊,令旅行業有代中共受過之感。觀光署近日表示,此命令的法源依據是《發展觀光條例》與《旅行業管理...
「我國憲法對立委職權已有規範,若立法院要擴大人事同意權與官員任免權,恐有違憲疑慮!」行政院長陳建仁7日針對國民黨立院黨團提案時如此回答。近日3黨針對國會改革政見激烈交鋒,國民黨與民眾黨都盼能擴張立委人事同...
「讓家長能帶小孩進投票所投票,才是真正落實性平與增加公民參與!」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下稱小歐盟)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法律已允許6歲以下幼童進入投開票所,但地方選委會似乎仍不清楚規定,因此至少發生17起...
「國會要儘速獲得調查權,讓行政部門獲得更多監督!」國民黨立院黨團6日宣布,新會期優先法案就是「國會改革」,讓立委有調查權,且官員不得說謊與藐視國會。立委王鴻薇說,民進黨主政的光電、快篩、口罩、雞蛋等弊案累...
「期待韓國瑜推動國會改革,協助地方促進重大建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5日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他在會後表示,拜會除了恭喜,也與韓國瑜在國會改革與優先法案上交換意見,未來還要請黨籍縣市長與韓開會,討論優先的重大...
立法院長韓國瑜處女秀,朝野協商順利通過20日立法院開議!立法院5日舉行朝野協商,原定要23日開議的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最後妥協為20日;堅持16日開議的民眾黨立院總召黃國昌也放軟態度,在國民黨立院總召傅...
「台中市政府抽查6次都有瘦肉精殘留,呼籲中央一起查驗、不要甩鍋!」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等藍委一起召開記者會,呼籲中央不要逃避責任,協助地方政府進一步追查西布特羅的流向。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痛批,政府4日晚間大...
「新閣揆若願意展現妥協態度、降低派系色彩,較容易在國會中獲得藍白支持!」針對新閣揆人選,學者曲兆祥分析,人選首要考量並非領導力,而是協調性,另外也要避免是新潮流人選,才能避免民眾黨關鍵少數的抵制。學者陳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