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減少輻射療法的副作用,英國新型放射治療機首度用於臨床療程,被讚為是一項創新之舉!倫敦皇家馬斯登醫療團隊近期將MR Linac應用在臨床治療上,開發人員之一的歐夫卡表示,MR Linac結合了核磁共振與...
未來肥胖女性罹癌的可能性,將大於吸菸女性的罹癌風險!據英國癌症研究報告指出,依照現有趨勢,2043年英國女性因過胖而罹患相關的癌症機率要高過於吸菸。癌症預防專家對此呼籲,政府必須正視人口肥胖問題,並將嚴重...
破壞性角膜炎肆虐英國,隱形眼鏡成元凶!根據英國眼科雜誌最新研究,英國境內的棘阿米巴角膜炎感染病激增。研究人員指出,此病極具傷害性,有高達25%的患者需為此進行角膜移植;專家建議,為減低眼疾發生,應盡量配戴...
台灣每年10月至11月是登革熱高峰期,因全球暖化問題,台灣登革熱的疫情先在2002年突破5000例,2014年在高雄爆發了二戰後最大的疫情,共有上萬名病例;到了2015年高雄、台南兩市疫情齊發,共超過42...
兒童從小就參與信仰活動,對身體與心理健康有加分效果。美國一所大學從超過5,000名青少年的長期追蹤觀察後發現,從小在宗教活動環境下耳濡目染的孩子,成年後較不易出現沮喪或抽煙等有害身體健康的行為。 據...
癌症患者除了疼痛之外,最痛苦的副作用便是在化療與放療之後常見的掉髮,台灣大學林頌然教授團隊執行科技部研究計畫,透過基因螢光標定方法,進行小鼠的幹細胞研究,發現可以用局部注射Wnt3a蛋白加速活化幹細胞,再...
急性冠心症患者長期忽視蔬菜水果及奶類食物的攝取,三軍總醫院營養部以膳食多樣化簡易表(DDC)分析,六成急性冠心症患者,每天水果類攝取量不足,更有高達8成以上病人攝取奶類不足。三軍總醫院營養師王秀蕙說明,均...
英國醫院能用寬帶近紅外光譜測量新生兒腦部,幫助醫生評估是否有損傷,技術將走向臨床實驗。英國團隊開發出新儀器,能將光線打進新生兒腦部,由於腦部氧氣將改變光的顏色,光感器接收到光譜的結果,讓醫生評估新生嬰兒的...
眾所週知,樹木的年輪代表著它的壽命與健康情況,但原來我們人類的牙齒也有像「年輪」一樣的「齒環」,如發現「齒環」異常,可診斷出疾病的早期跡象。科學家研究更發現,牙齒出現異常狀況與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癌...
空氣汙染恐怕連胎兒也受到影響!英國科學家從新生媽媽取得的細胞進行分析後發現,當中已驗出疑似碳粒子的微小物質,懷疑可能是母親在呼吸骯髒空氣後,經由血流流入胎盤。過去研究也曾發現,孕婦暴露空氣汙染與早產、出生...
孩子打線上遊戲成癮了嗎?專家表示,判斷網路遊戲成癮有三個嚴謹的標準,包括失控的症狀、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及持續一年的狀態。一項由林煜軒醫師率領的團隊研究顯示,台灣上網青少年中,有3.1%具有網路遊戲成癮症...
長庚成為選手比賽以外的最大後盾,醫療照護團隊的發展與資源投入與選手的好表現密不可分!針對本屆亞運中華代表團勇奪歷史次佳的好成績,從2014年便開始投入醫療資源、與奧會配合無間的長庚運動醫學照護團隊居功厥偉...
高血壓原料藥遭測出新致癌成分!日前中國華海製藥公司生產的纈沙坦原料藥,遭歐盟測出動物性致癌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台灣下架超過2千萬顆。美國FDA於13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在1家已經召回廠商的...
全球今年有將近1000萬人死於癌症!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報告指出,2018年將有1810萬癌症案例,造成的960萬人死亡,其中肺癌佔大宗,且女性罹患肺癌的比例有顯著增長。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巴特沃斯表示,...
大多數人都知道阿斯匹靈有抑制血小板將血液凝固的功能,能減少心臟病的病發機率,健康老年人服用卻有反效果!美國研究日前指出,阿斯匹靈無法對無病史的人預防心血管疾病,健康老年人若習慣服用,恐導致體內出血並有致命...
零「雙酚A(BPA)」產品一樣毒,會影響生殖細胞發育!雙酚A是一種常見荷爾蒙干擾物,常做塑膠食品器具的材料,因其易導致生殖、發育等功能混亂,世各界國都已禁止販售含雙酚A的嬰幼兒奶瓶,以雙酚S(BPS)作為...
紫斑病藥物健保給付限制多,病友及家屬希望健保署針對藥物給付標準能夠降低。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13日表示,相當多的紫斑病友都面臨財務困境,病友家屬除了要照顧家人外,還要負擔龐大的藥物費用。根據《全民健保雙月...
在台灣,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人是高血脂病人!近幾年心臟病死亡人數攀升、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也有年輕化趨勢,而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險因子。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最新高血脂治療認知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敗血症出院4周內,患者有較高罹患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台大醫院10日刊登在《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的研究顯示,在台灣4,2316名敗血症患者中,出院1周內有26%的患者發生中風或心臟病,35天後則增加至51%...
益生菌食物對健康影響小!過去益生菌被認為對腸道有益,但最新研究顯示,病患服用益生菌後,有一半的益生菌將直接排泄出去,剩餘的益生菌只會短暫停留在腸道,隨即被體內的微生物排出去,沒辦法被人體所吸收。領導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