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兒童從小就參與信仰活動,對身體與心理健康有加分效果。美國一所大學從超過5,000名青少年的長期追蹤觀察後發現,從小在宗教活動環境下耳濡目染的孩子,成年後較不易出現沮喪或抽煙等有害身體健康的行為。
據《艾歐爾新聞》報導,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李英(譯音)是從資料庫中分析超過5,000名青少年,追蹤期間長達8~14年後,結果發現每週至少參加一次基督教禮拜的青少年,比起從未參加禮拜的同儕在成年後認為自己快樂的比率多出近2成,願意擔任志工的比率也提高29%,使用非法藥物的比率則減少33%。
在成長期間,若曾每天禱告的青少年,自認快樂的比率也提高16%,有過早性行為的比率則降低3成,罹患性傳染疾病也減少4成。對此,李英指出,「許多孩子都是出生在信仰的家庭,我們研究也指出,這些可大幅影響其健康行為、心理健康與整體幸福感及健康。
」
據《富比士》報導,稍早研究也曾指出,越虔誠的人越容易感到快樂,而且相信有神的人也較容易面對壓力。
其他研究也指出,人們在禱告時,大腦中的「我」部分會冷靜下來,將外在世界視為「其他」的部位也會停止運作,科學家藉此認為,從中顯示信仰對於心理健康的益處,在於可降低集中思考自己並可以驅散隔離感。
不過,這次哈佛研究雖然已試圖控制社經地位與其他混擾變數,但研究對象大多為白人、女性與高社經地位的人。因此,仍需要針對更多元族群人口進行研究,才能釐清是否適合其他人口族群。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