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挑食怎麼辦?台灣營養基金會29日宣佈「台灣兒童飲食調查」,顯示仍有7成兒童有挑食問題。基金會副執行長陳巧明表示,現在外食充斥精緻澱粉,小孩若持續食用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但小孩不愛吃健康的糙米、苦瓜等食...
原來某個腦內迴圈是造成過度飲食的元凶!研究顯示,身體之所以有這樣的機制,跟大腦中杏仁核中央核一個腦內迴圈有關。 許多時候即使不餓,我們仍無法克制自己把高熱量零食吃個精光。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在野外隨時可能...
原來舌頭有嗅覺功能!味覺與嗅覺的相互作用,能幫助人類大腦更完全解讀將入腹中的食物或飲料。過去認為兩者的受器是分工明確的。不過近期一項研究發現,老鼠的味覺皮質被移除後,嗅覺也會連帶受影響。因此研究人員將對哺...
阿茲海默症居然也能透過血液檢測,提早10年就發現!《神經病學》雜誌日前指出,他們能運用血液中的神經絲蛋白含量水平,追蹤阿茲海默症,並聲稱能提前10年就識別出含有阿症的腦細胞。專家指出,這項血檢研究是有根據...
一直沒有針對性處方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最近有了新發現,美國食藥署(FDA)日前批准非侵入性、非藥物性的醫療技術eTNS,這款技術將透過貼片貼在兒童的額頭上,並提供低水平的電脈衝。學者指出,eT...
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度針對幼童使用3C產品提出建議,認為盡量別讓孩子不動地坐在螢幕前。撰寫該指南的學者威拉姆森表示,幼童久坐的時間應該用來看書;但這項建議被英國皇家兒童學院駁斥為沒根據,因為沒有研究證...
訓練肌力(muscle strength)固然重要,但肌肉爆發力(muscle power)是延長壽命關鍵!爆發力與肌力的不同之處在於,爆發力與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力與速度(作功率)有關。例如,能舉起多重的物...
「電子菸及加熱煙並不如菸商說的減低菸害,反而更加重菸癮。」台大醫院家醫部主任醫師郭斐然25日指出,網路上密集流竄的電子菸及加熱菸,因菸商宣傳有助戒菸,使未成年人趨之若鶩,但他表示,這些新興菸品中的尼古丁含...
讓無法說話的人「找回聲音」!美國學者日前研究出新式大腦解碼器,能直接通過大腦思考轉化為語音合成器發聲,雖然這種解碼器仍在初階,僅能透過語音合成器每分鐘說出8個單詞,但牛津大學神經學教授沃晶斯仍讚為「發聲里...
帕金森氏症可能有救,加拿大研究團隊發現電療法能刺激病患失去的運動能力。帕症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退化疾病,據估計有5成患者將逐漸失去走路能力,常出現突然停擺而跌倒,過去被認為沒有療法。然而,日前提出...
新式瘧疾疫苗將於非洲上路,盼為成千上萬的幼童帶來希望!世界衛生組織23日宣布,全球第一種、更是目前唯一被證實預防瘧疾有成效的疫苗將上路,這個名為「RTS,S」的疫苗原理是訓練人體免疫系統攻擊瘧疾寄生蟲,總...
「小孩剛近視不能只靠眼鏡矯正,不然有可能再惡化!」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專科醫生黃宇軒23日在記者會上建議,近視可透過「角膜塑形片」等方法控制度數增長。但前台大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生丘子宏提醒民眾,配戴塑形片一...
用堅果、豆類等植物性蛋白質食材取代紅肉,將能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據美國研究指出,一般認為紅肉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兇,但若將紅肉與植物性蛋白質比較,兩者產生的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並無顯著差距,但在三酸甘油酯上,...
體外人工受孕(IVF)與試管嬰兒本是對不孕者的福音,但近期英國卻爆出不肖醫院亂收高價,更發現對消費者隱瞞體外受精的成功率。英國生育監管局22日指出,隨著婦女年齡增加,IVF成功率會下降,但部分私人醫院卻隱...
美國紐約大學公共健康專家羅賓絲誓言要破除網路上常見的睡眠迷思!儘管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睡眠不佳或不足會導致如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精神病等症狀,但網路上仍謠傳許多關於睡眠的迷思,羅賓絲因此決定闢謠。她表示,...
即便只比平均多吃一片煙燻培根,也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過往大家都對「紅肉有的較為健康、亞硝酸鹽才是致命加工品」的印象,但其實英國癌症研究會日前指出,食用紅肉也有潛在風險,因為紅肉內含的蛋白質會在腸道分解...
微生物形象大反轉!家中充斥著各種微生物,尤其家具表面上的塵埃中含有許多真菌及細菌,雖然可能損害健康,但哥倫布俄亥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博士研究員經實驗發現,家庭塵埃中的微生物分解會導致癌症的鄰苯二甲酸鹽。 ...
吃起司能改善糖尿病?因為高脂肪與高鈉含量,起司與糖尿病常被做負面連結。美國糖尿病協會也建議民眾,起司要吃低脂的。對此,加拿大的學者比較了分別吃了全脂與低脂起司的老鼠血糖方面的改變,發現食用全脂起司的老鼠,...
「低血糖若未注意,嚴重者可致死!」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協會秘書長王治元17日於「解開枷鎖,正視低血糖」記者會中指出,除高血糖外,低血糖也是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的關鍵,尤其夜間睡眠發生的症狀更不易察覺,嚴重者程度...
病人只能自己解讀專業檢驗報告?民進黨立委林靜儀16日針對醫療器材管理法召開公聽會,聽取業者意見。公聽會上台灣病理學會指出,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檢測(LDTS)的隱憂不可漠視,尤其是缺乏專業判讀而導致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