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戰2月1日正式開打,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25%的關稅,中國則是加徵10%的關稅。跟過去只針對中國不同,這次加拿大跟墨西哥也宣布對美國同步展開報復。各國對於川普的下一步莫不是戰戰兢兢,就怕自己變成下一個關稅被徵收國,台灣同樣也被列為高危機群當中。
台晶片面臨重稅
川普已經聲明,美國會從二月中開始針對半導體產業開始課稅。台灣之所以高危,是因為川普直接點名台灣,指出有98%的晶片生意都跑去了台灣。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在參院的人事聽證會上,兩度提到台積電。還嗆聲說:「台積電利用了我們,從我們手中奪走它」,並認為美國太依賴台灣,需要確保國家安全。
台灣晶片業對抗關稅的能力強、因為台積電晶片在業界是獨家產業,美國加再多關稅,還是得跟台積電採購晶片,只是變相轉嫁給購買方而已,也就是Apple、 輝達(NVIDIA)、超微(AMD)等大廠身上。但是從川普的作為來看,目前對於加拿大跟墨西哥都是全面開徵關稅,豁免的產業極少,台灣真正要擔憂的是,其他產業如果也面臨美國高關稅,恐怕才會真正重創國民經濟。
關稅殃及貿易
作為美國第八大貿易夥伴的台灣,去年對美順差高達648億美元,打破歷史紀錄。如果要立即降低台美貿易逆差,最直接就是立刻讓台幣匯率升值。這樣台灣能以更低的價格購買美國產品。
但是從台灣出口到國外的產品價格會上升,導致台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降低。這對台灣絕大多數的傳統產業才是大災難,台灣原本就只有AI產業大賺錢,傳產苦撐待變,因此殺雞取卵的台幣升值,恐會進一步擴大台灣的貧富差距,帶來的社會衝擊將更嚴重。
台灣內部對於危機的應對,還看不出具體的因應措施。當然這是貿易戰的一環,不可能敵未動我先動,台灣政府太快表態,恐怕會讓川普覺得是在挑釁。但是台灣內部有團結決策的氛圍嗎?朝野發動的互相罷免大戰,正在醞釀動員、互相嗆聲,接下來幾個月都將陷在席次保衛戰當中,面對關稅大戰,恐怕只剩下親痛仇快的結果了。
傳產受傷恐更重
現階段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台灣把太多重點都放在晶片行業上面,其實台積電應對危機的準備籌畫已久,問題重點還是在傳統產業。傳統產業跟農業分工複雜,上中下游各自影響不同。相對晶片產業,少有人關心分析,更需要政府跟各政黨協助因應,畢竟傳統產業較少面臨激烈的國際貿易戰。
可想而知,接下來台美之間的貿易談判一定會十分艱困,各政黨必須先行組織應變工作小組,結合民間的專家學者,就算不能親自上場跟美國斡旋。也可以提出各樣工作報告或是產業分析,幫助政府應對美國壓力。
朝野合作共進退
執政黨尤其必須組成工作小組,因為現在罷免大戰一觸即發,必須要讓政府內部分出專責人力,避免被罷免戰波及,執政黨身負領導台灣的重任,如何放低身段、謙卑三顧茅廬,尋訪共同為台灣打拚的能手,還是要繼續困在罷免漩渦當中?如果執政黨不能率先示範,難以想像這次的朝野僵局可以打開。
總統應展現能力、魄力
賴清德總統上任未滿一年,幾乎跟在野黨沒有一事達成合作。俗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身為總統,必須有整合國家的能力跟魄力。如果連立院黨團發動的行動,身為黨主席都無力阻止,那談何能力去整合朝野呢?盼賴總統拿出魄力,在台灣面對關鍵貿易大戰的當下,率先做出團結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