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總統上週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針對美國恐對台灣輸美商品徵32%關稅,他坦言是非常嚴峻的挑戰,但不會對抗,而是透過談判來降低關稅。至於如何談判,他竟然再度重申他將從「零關稅」開始交涉,並提及台積電在美設廠、台灣從美國採購天然氣,以確保縮減台美貿易逆差。
不宜太早亮牌
由於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月3日在美國白宮宣布加碼投資1千億美元,仍然免不了被川普在4月3日課徵32%的對等關稅,證明對美關稅談判實在不宜「太早亮牌」,國人預期賴總統應該會記取教訓才對。未料,川普4月3日宣布對等關稅後的第3天,賴總統又提出了從「零關稅」開始談起,以及擴大在美投資、對美大採購等「底價過低」的因應對策,令人覺得極其不智。
就零關稅而言,以去年台灣自美進口465億美元,其中有38%是課關稅的農漁產品、汽車、紡織品等,價值約台幣5300億。如果將該等貨品關稅降為0,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同類貨品也將比照援用,將對關稅稅率多數落在10%至30%之間的農漁產品、汽車業、紡織業等內需、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造成空前巨大的衝擊。
衝擊9萬人的就業
例如,根據經濟部最近的稅式支出評估報告,一旦現行「小客車」進口關稅17.5%降至0%,關稅及貨物稅稅損合計413億元,加上會牽動國產車以及相關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的負成長,影響848億元產值,造成進口車的快速成長,推估稅收淨損失高達523億至600億元,並直接衝擊汽車產業的產業鏈以及近9萬人的就業。
而農產品方面,由於水稻產業鏈龐大,從秧苗、代耕、農機、農藥肥料、加工、運輸等等,相關從業者高達30萬人以上;目前美國稻米一公斤30 元,台灣米則要50 元,稻米關稅降為0,將使台灣稻米產業遭到規模化、補貼化、資本密集的美國米的碾壓。雞肉、豬肉等畜牧產業,現行的關稅若降為0,美國肉品價格將是國產肉品價格的一半以下。總之,零關稅將衝擊約60 萬從事農業的人口,導致農業崩盤滅頂。
「殃及無辜」的農產品
既然零關稅會劇烈地「殃及無辜」的農產品、汽車、紡織等產業,美中的談判更相互大幅調降關稅,與美國優先展開談判的幾個國家,例如日本、歐盟的態度也紛紛轉硬,讓美方的態度明顯軟化,賴總統實無必要向外媒主動再提「零關稅」,更不應該過度著墨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
因為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新建3座晶圓廠、2座封裝廠及1座研發中心,有技術外流的風險,也必然拉低台積電毛利率、排擠國內資本支出、引發產業鏈外移,將對國內投資、出口和就業等總體經濟產生重大衝擊,卻無法換取美方降低關稅的回應。
賴總統後來對國人保證,政府談判會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不犧牲任一行業,讓人以為他會在談判上有些堅持。但他對外媒又再提零關稅、對美擴大投資、採購,這話顯然又傷害國家利益,影響產業發展、犧牲農業、紡織品、汽車等行業,再次讓美方咬住我方底價,又失去國人的信賴,淪落到裡外皆空的輸面窘境,也難怪高達54%的民眾對於賴政府因應關稅感到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