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川普對台政策多變 朝野應有對策走自己的路

醒報編輯部 2025/01/13 14:34 點閱 107 次

美國新總統川普即將就任,台灣面對這位充滿驚奇的政治巨人,到底該怎麼定位自己?川普近日公開痛批風力發電「就像垃圾」,認為發電成本太高,剩下的風車更是大型垃圾,在自己總統任內,他將不准再興建新風場。川普這樣一說,歐洲相關風電股票立刻重挫,連帶讓台灣相關風電股價也跟著跳水。

郭敢罵川普

川普對風電的貶抑,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現的缺相當強硬,他竟說:川普的任期只有4年,且之後也不能再連任,「其實影響有限」,只是一時的小亂流。以郭智輝堂堂部長的等級,居然會對川普的講話評為影響有限?到底是郭智輝對美國的國力太沒有概念,還是對台灣自我的路線太有信心。但是他這樣評價川普,有想過美國的觀感與對台灣的影響嗎?

台灣面對美國的態度一直兩難。川普的風電論被認為影響有限,但是總統賴清德卻對川普說到台灣該繳保護費等用語奉為圭臬,絲毫不敢忤逆、不敢反駁。其實如果能藉著郭智輝這樣的態度,或許反而能讓台灣走向更有利自己的道路。

日本已先改變

台灣現在的處境十分微妙,中國美國的對峙繼續升級,但是很明顯東亞各國對中國的態度卻在加溫。包括日本外相剛剛訪問中國,對中國的態度轉而積極,甚至同意給予中國遊客免簽證入境30天。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示積極規劃先訪問中國,二月份再會見川普。對比於台灣對中國的全面封禁,日本的態度顯得截然不同。

川普不會為台灣著想

川普接著對台灣的動作,大部分觀察家都認為台灣將為此付出更多代價,包括購買美國產品,同時給予美國更多資金,權充軍購費用或是保護費用。如今,民進黨對美國的動作諱莫如深,賴清德總統甚至要求不得有疑美論,但是以川普現在的個性,就是談判見分曉,台灣如果對美國的要求都只能照單全收,根本沒有可以跟美國談判的餘地。

民進黨必須思考,美國近來的許多作為,在各國的反彈反感聲很大,像是強要格陵蘭或是強要巴拿馬運河。接下來對台灣的動作恐怕也不會客氣,如果民進黨堅持不見棺材不掉淚,那就會像近來的立法院攻防一樣,遠遠落後於在野黨,現在可以怪在野黨亂來,難道到時可以說美國在亂搞嗎?

與其等美國出包,我們再來收拾殘局,不如更積極地去講出台灣的原則,避免被怪說,台灣只要一面對美國就矮半截。

朝野應提出路線

包括了能源、軍購國防、貿易跟晶片產品,都可以預期是美國最有興趣的項目。但是對美國有益,是否不會傷及台灣的利益?執政黨跟在野黨對這些事情看法也一定不同。如果能盡快展開討論,會讓執政黨壓力更低。

在野黨也可以盡快提出整套的論述,讓外界知道在野黨的方向,對於提前進行整合,也會有所助益。

台灣必須走出自己的路,郭智輝如果真是先知,那他的路徑的確值得深思,能站在台灣的角度深入思考,而非一昧附和美國。可惜在國安領域,台灣似乎仍然只能跟在美國後面,面對一個自私的美國,台灣更該為自己籌謀,才是人民之福。